2018年9月15日,由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主办、北京大学临床心理中心等协办的首届中国婚姻家庭心理健康高峰论坛在北京九华山庄举行,来自大陆、香港、台湾的近500名专业人员和感兴趣人士参加了会议。开幕式由北京大学临床心理中心执行主任唐登华主持,国家卫生健康委家庭司白鹏同志,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现任会长、南开大学汪新建教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前任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许燕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长陆林教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赵旭东教授等出席了开幕式,许燕、赵旭东、陆林还发表了重要讲话。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稳定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心理健康的研究很多,但以婚姻家庭为主题的心理健康研究和实践却处于空白或初级阶段。因此我们拟成立婚姻家庭心理健康学专业委员会来推动这项事业的发展。本届婚姻家庭心理健康高峰论坛也是在这一使命下应运而生。期望通过本论坛,让社会更多关注婚姻家庭心理健康问题,让我们的婚姻家庭心理健康研究与实践能更好的服务社会,造福大众。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组织这场婚姻家庭高峰论坛意义重大,期待通过论坛汇聚更多的相关领域专业人士,群策群力,推动婚姻家庭心理健康事业的发展,为国家建言献策,为大众排忧解难。.我作为北京大学临床心理中心主任,很荣幸和愿意参与到这件大事中。预祝论坛圆满成功。
从大样本科学研究介绍了中西婚姻的现状和变迁的路径与方向,剖析了单身潮/恐婚症、同居不婚普遍、单亲/丁克家庭速增、80后闪婚闪离、婚外情泛滥等迷思,并对中国婚姻变迁不同于西方的结构性原因作出分析。
以幽默风趣的语言,解读当下原生家庭话题大热的现象,并介绍了系统式观点下的家庭模式和治疗干预理念,表达了原生家庭既要去罪化,也要去神圣化,需要结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进行修正......
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特点: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总体呈逐年增高趋势;患病率存在年龄、城乡分布差异;现存问题包括留守儿童问题、儿童期虐待,精神卫生资源不足尤为突出,2015年我国儿童精神科医师人数不足500......
通过案例展现了文化的应用对于治疗的影响,并指出了在治疗中应用文化可能遭遇的挑战,提出华人家庭的文化动力包括亲子阶级位阶差异、为他人而努力(自我牺牲)、间接沟通和亲职压力与负担,最后强调,看起来打架的东西不一定冲突,文化的应用需要整合思考。
条分缕析地讲解了当下我国反家暴法的主要成就、面临的困境和几个难点问题,强调立法只是第一步,更加艰巨的任务是如何落实,如何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到反对家庭暴力的行动当中,而不是仅仅妇联一个组织在工作。
论及夫妻关系的重要性、夫妻治疗的需求的产生、婚姻治疗的发展历程、提供婚姻治疗的机构、实施婚姻治疗的要求、婚姻治疗的特殊类型、来访者对婚姻治疗的看法、婚姻治疗未来的发展方向、婚姻治疗面临的挑战、咨询中的关键等多个方面,强调伴侣间的注视、倾听与交谈,以及对创造性合作和双方发展的关注。
首先回顾理论,提出家庭治疗师临床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并通过5个案例生动具体地阐述了孩子对父母冲突的反应,然后提出研究带来的启示,强调家庭评估的目的和意义。家庭评估的目的是探究孩子情绪、行为的问题和家庭关系的关联,用数据和家庭成员进行探讨和工作,这既是治疗手段,也是治疗方法,对家庭、治疗师、学界均有贡献。
从个体视角拓展到更广阔的系统视角,讲述了社会变迁给家庭生命周期的6个阶段带来的影响和挑战,讲座中科学数据、热点词汇、艺术作品完美融合,发人深省。最后提出:唯有合作,我们才能在变幻不定的社会获得一些掌控感,呼吁大家有更多的研究与实践,交流与合作。
9月15日晚间对话结束,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张仙飞主持了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婚姻与家庭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筹备会议,唐登华教授等二十余名专业人士参加了会议。计划通过成立专委会,进一步推进婚姻家庭心理健康领域研究与实践的开展,服务于国家和社会。
北京大学临床心理中心作为第一协办单位,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其中北京大学临床心理中心主任,同时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和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院士是大会主席之一,中心执行主任唐登华任大会执行主席。中心办公室林红主任任大会学术副主席,钱英副教授任大会副秘书长和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心另外两家分支单位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刘兴华教授,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吴任刚教授、官锐园副教授进行了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