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倡“公筷公勺”:養成這個好習慣有重要意義

  提倡“公筷公勺”:養成這個好習慣有重要意義,“好習慣的養成對未來總有幫助,不要等到疫情發生才想起來應該怎麼做,或許今天養成的好習慣就對下一次出現的疾病有預防作用。”

  “疫情讓人們在公共場所的用餐習慣發生很大變化,餐飲企業也因此面臨多維度的變革。”上海美羅城商業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閻苓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消費者們主動“隔開一桌”代替“扎堆聚餐”,“餐前洗手”代替“直接上手”,都是商場、餐飲商戶顯著感受到的用餐習慣變化。積極倡導公筷公勺的使用,則普遍被上海各大商業體視為下一步指導餐飲企業“滿血復活”的第一步。

  使用公筷公勺與疫情防控之間究竟有怎樣的關聯,市民在家中用餐是否也要從“不分你我”變為“公筷為先”?在衛生專家看來,推行公用餐具除了能降低部分病菌的傳播概率,更深遠的意義在於喚醒公眾對公共衛生的關注。

  “使用公筷其實就跟戴口罩、勤洗手一樣,是基本的健康行為,應該得到同樣的重視。”長寧區疾控中心綜合業務辦、應急辦主任庄建林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如同疫情出現前,大家並未對戴口罩的重要性予以重視,直到疫情發生后,大家才意識到,戴上口罩竟然對是否會被病毒感染有如此重要的作用,並迅速養成了外出佩戴口罩的習慣。“公筷制也一樣,當人們聚餐都習慣使用公共餐具,這本身就傳遞出了注重健康的信息,對疫情防控舉措的整體傳播有很大好處。”

  不過,庄建林同時指出,從傳染病學角度來看,使用公用餐具所能有效預防的是通唾液、體液傳播的病毒和細菌,比如大家熟悉的幽門螺杆菌、腸道病毒、手足口病等。使用公筷可以降低這一類病毒從一個人傳播給另一人的風險。但新冠病毒肺炎是呼吸道傳染病,傳播方式有差別,因而單單使用公筷並不能起到預防作用,仍需要佩戴口罩、勤洗手等有效預防措施的“”。

  記者採訪時,也有消費者建議,“公筷制”需要經常換筷子夾菜,吃到興頭上還是會出現忘記換筷子的情況,不如直接推行“分餐制”,“中餐西用、一次到位”。

  “‘一刀切’的做法不太適用於中國的飲食文化,應該把‘公筷制’和‘分餐制’相結合,根據菜品特性決定分食還是用公共餐具,更符合中國人的飲食習慣。”庄建林表示,西餐的食物特性決定了其更利於分餐的屬性,比如一塊牛排,切成幾塊都是一樣的。但中餐中的很多菜品卻很難做到分餐,比如一條魚有不同部位,並且在擺盤、上菜時都講究色香味俱全,注重菜品的完整性,因此使用公用餐具,讓食客自行決定每一個部位的“去留”更為妥當。

  庄建林表示,不論怎麼吃,隻要能做到“交叉的餐具不入口、入口的餐具不公用”,那就能有效避免病菌的交叉感染。

  2003年“”時期,也曾出現一波建議市民在家中和公共場所用餐都使用公筷的風潮。一些市民就從那時開始,養成了分餐好習慣。

  一位食客告訴記者,自己家人中有人患有幽門螺旋杆菌,因此除了與家人“錯時用餐”之外,逢年過節聚餐時,大家都會主動使用公筷,既保証一家人“整整齊齊”歡聚,又避免交叉感染。

  “比較建議大家先以家庭為單位,嘗試使用公共餐具。”庄建林表示,此次疫情,使得人們對保持社交距離、打噴嚏用肘部遮擋等衛生習慣有了新認識,對於洗手、戴口罩這些比較“老生常談”的習慣也經歷了一次“速成”。

  “公筷制”作為餐飲習慣中的一種,要讓十幾億人短時間裡都養成這一習慣並不現實,並且與中國現有飲食文化仍有沖突,但如果先從小朋友開始培養,讓孩子們從小了解公筷制,養成公用餐具的使用習慣,那麼這一習慣就更有可能沿用終生。“好習慣的養成對未來總有幫助,不要等到疫情發生才想起來應該怎麼做,或許今天養成的好習慣就對下一次出現的疾病有預防作用。”庄建林說。(圖片來源:舒抒)

延伸阅读:

    无相关信息

上一篇:大学生心理健康

下一篇:94岁老人骨折 术后一周康复出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