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专家为您介绍疫情期间的心理健康知识

  心理专家为您介绍疫情期间的心理健康知识?记者:李教授,对于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他们压力非常大,压力来自于疫情舆情本身,来自于使命本身,来自于感染风险,来自于对家人的担忧,也来自于为病患者治疗期间的压力,他们该如何来调整自己?

  李舒波教授:广大医务工作者奋战在抗疫一线,面临前所未有的多重压力,因此建议:

  ◆1.积极应对,严格防护。疫情可防可控,要按照诊疗规范和流程,加强对病例的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并严格自身防护,最大可能的减少医院感染发生。

  ◆2.合理排班,适当休息。合理安排疫情防控期间的工作,合理排班,保持适当的休息和睡眠,不过分疲劳。同时尽量按时吃饭,保证足够营养。

  ◆3.自我放松,合理减压。要给压力找个合理的出口。如适当的室内运动,也可以进行肌肉放松训练,即逐步紧张并放松各个肌肉群,让肌肉体会紧张和放松的感觉;或者进行深呼吸训练等。

  ◆4.亲友支持,同伴分享。巩固和完善自身的社会支持系统,如每天抽时间通过视频或电话保持与家人、亲友的联系,互通信息,互报平安,让彼此心安,增加安全感和信任感。同事间相互信任,每天适时地将自己的感受和经验与同事讨论分享,互相交流、倾吐和宣泄情绪,绝不能相互指责和抱怨。

  ◆5.后顾之忧,稳定排解。医务人员坚守工作岗位,给家庭生活带来困难不便,如家中的老人和孩子的照顾、生活及防护物品的保障、爱人单位工作的协调等,因此,医务人员所在单位和组织应及时协调解决其后顾之忧,安排志愿服务,让医务人员安心投入工作。

  ◆6.心理问题,专业求助。如出现无法入睡,食欲下降,而且常常出现心悸、出汗、四肢发抖、坐立不安,情绪低落、焦虑,心慌等症状,持续2周以上不能缓解,影响工作,或出现情绪失控,行为失当,请找专业的精神心理医生进行诊治,也可通过热线电话和网络进行心理干预。

  记者:患者应如何调整心态对待自己的病情,是否会担忧患病后受到歧视,以何种心态面对当下?

  ◆1.正确认识疾病:焦虑常常来自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所以应通过官方和正式权威渠道全面了解疫情的有关信息,如对疫情的严重性、传染的可能性、防护方法、治疗等有比较清晰的了解,有助于心理和情绪稳定。做到不听谣、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

  ◆2.接纳负性情绪并适时表达:在疫情爆发面前, 每个人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负性情绪,如恐惧、紧张、烦躁、孤独、委屈、愤怒、抑郁等。当出现这种情绪时,要合理面对,接受和认可,这是压力的正常反应。同时要学会正确表达负性情绪,可以向家人或朋友倾诉,每天通过电话和网络与外界保持沟通和信息交流,也可将情绪写在纸上,必要时还可以大哭一场。

  ◆3.改变对“隔离”“确诊”的认知:隔离会使得我们产生活动受限,与外界交流不畅,生活不便等不适应。但要充分看到隔离过程中自己付出的价值和意义,隔离是更好的保护了自己、家人、朋友和广大群众,这是与病毒抗争的必要措施,也是自己做出的努力和贡献。并且身边很多人也在做着同样的努力和付出;同时在被隔离时,身边人对我们的刻意疏远和回避,并不是针对个人,而是针对病毒和疾病。

  ◆4.积极的生活方式:要尽量保持正常的生活习惯和节奏,如看一些喜欢的书籍和娱乐节目、听一些喜欢的音乐、室内运动、做上班前的准备等,正常作息。

  ◆5.树立治愈疾病信心,积极科学应对:要相信科学,进行科学的预防及治疗,一定能控制疫情。不要采用盲目的预防方法,如过度使用消毒剂、信一些偏方或者是自己买药乱吃等。

  ◆6.寻求专业心理帮助:当以上的措施无法让您的内心平静,或者仍然有不良情绪困扰时,应及时寻找专业的精神科医生帮助,也可通过心理援助热线进行咨询。

  记者:对于普通民众:如何去除一种担忧的心态,如何用一种积极心态看待此次疫情,从容应对疫情?在家防控期间如何调整心理状态,保持积极健康心理,避免出现焦躁、惶恐心理?

  ◆1.了解认识疫情性质和流行情况。从官方渠道和政府平台,获取有关疫情信息;科学认识疫情性质、流行情况、临床表现和危害,不过分关注负面报道,不轻信传言,不过度解读;积极关注防控信息,学习掌握防控知识,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心。

  ◆2.接纳负性情绪,自我暗示,坚定信念。面对疫情,出现恐惧、紧张、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时,不有意进行克制和压抑,这样反而会影响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应理解和接纳负性情绪,并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相信党和国家战胜疫情的信心、决心和能力,从而进行理性判断和正确选择。

  ◆3.多交流,获得心理支持。在疫情流行防控期间,长期待在家里,可能会产生孤独感。要多与家人朋友交流,相互鼓励,沟通感受,进行心理上的相互支持。

  ◆4.建立积极的应对方式。面对心理压力和负性情绪,不要采取否认、回避、退缩、指责和抱怨等不良应对方式,要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尽量保持饮食平衡,睡眠充足。不过度关注疫情新闻,把注意力适当转移到室内运动、听音乐、阅读等活动上,有助于心理健康。

  ◆5.寻求专业心理援助。当难以承受恐惧、紧张、焦虑等情绪并感到痛苦时,应当寻求心理学专业人员的心理援助。

  记者:针对近段时间来个别住户在电梯里面吐口水,患者扬言要传染给别人,还有个别人员在疫情期间不配合设卡管控等行为的老百姓,该如何给他们进行一种心理上的疏导?

  ◆第一,单位和社区要筛查并掌握此类具有特殊心理状态的特殊人群,提前介入,提前做工作,提前预防,提前监控。

  ◆第三,正确认识疫情并理解政府针对疫情采取的防控和管控措施。一是疫情可防可控;二是各种防控和管控措施都是为了有效控制疫情的蔓延和传播,是为了自己和他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记者:疫情当前,除了要掌握防疫知识,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我们更要保持积极情绪,阳光心态,构筑坚实的心理防线,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延伸阅读:

上一篇:重庆市暨华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月启动

下一篇:东至县大渡口中学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