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丰泽筑牢学生心理防线护航健康成长?今年,学生度过漫长假期,陆续迎来复学季。长久居家和当前疫情常态化防控,给处于成长期的学生带来了各种心理困扰和心理问题。抓好心理健康成为复学复课平稳顺利的重要一环。
4月29日,丰泽区印发《关于建立师生心理健康档案及心理健康周报告制度的通知》,启动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等。
5月15日,丰泽区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对家庭贫困、学习困难、情感困惑等特殊群体学生加强心理辅导,完善心理测量及建档立卡。
5月30日,在丰泽区中心会场,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厦门大学副教授赖丹凤为丰泽区各中小学(职校)校长、中学政教主任(中学)、年段长、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部分班主任,开展青少年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培训。
疫情发生以来,丰泽区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生命至上”意识,学校复学工作坚持疫情防控和心理帮扶同部署同落实,特别是5月11日省、市紧急视频会议召开之后,立即组织对全区学生心理、精神缺陷问题及家庭困难的教职工及学生进行了全面摸排,并采取“一对一”专班进行帮扶、关爱和辅导,切实维护师生的身心健康。
凡事预则立。丰泽区强化谋划部署,构建了教育分指挥部统一领导、两支专业辅导队伍、八个督导区、一校一专班组成的心理工作格局。
两支专业辅导队伍由区教育系统依托泉州师院心理学教授林永乐创办的泉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和福建省心理学会心理社会服务专委会副主任蔡晓晓老师创办的丰泽区校外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组成,开通7条24小时免费心理热线,建立心理防疫实时监控体系,完善心理监测及建档立卡制度,并随时调度,对有危机预警的学校进行及时干预。
八个督导区的督导组加强对各学校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督导,心理健康设备及心理健康教师比较薄弱的学校依靠比较充足学校,形成联防互助机制。
组建一校一专班,由专业团队、校长、心理老师、班主任、家长组成,制定心理辅导方案和应急预案,启动24小时值班制度,设立24小时咨询专线,及时回应社会关心问题。
丰泽区坚持疫情防控和心理帮扶同部署,指导学校做好全面摸排,通过调查问卷、电话沟通、微信、QQ、走访等形式,对每个学生逐一进行家访,及时发现因家庭原因对学生心理产生的负面影响,重点是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学校通过《告家长一封信》和家委会等形式告知家长,关注孩子的心理问题,对问题较为严重的学生指导家长及时关注,建立健全家校联动机制。
在疫情初期,丰泽区针对学生在家里可能产生的心理问题,从全区中小学校中抽调部分专业性强、经验丰富的骨干心理教师,组建心理援助志愿服务队,直接公布队员联系方式,并在各学校设立多条24小时心理咨询热线,为师生进行免费心理疏导。开学以后,教育局下发《关于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及心理健康周报告制度的通知》及《关于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通知》两份文件,联合市、区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建立24小时心理咨询热线,聘请专家制定不同学段的心理辅导方案,按照“一生一策”,设立心理辅导专班,及时开展疏导化解。
结合实际情况,丰泽区按“一生一档”建档,在心理专家团队指导下制作不同学段的量表进行测评,了解每位学生的心理状况,高中生选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教师也可选用这种量表),初中生和小学3-6年级选用MHT中小学心理健康量表。重点排查家庭贫困学生、学习困难学生、情感困惑学生、言行异常学生、中高考学生、留守儿童、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单亲家庭等特殊群体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不适情况。学龄前孩子与小学1、2年级原则上由学校班主任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有情绪或心理问题的及时上报学校,由学校的心理老师介入,采用绘画、箱庭或面询等学校心理老师擅长的方式进行测评,并确定是否有效问卷,如有效及时进行心理辅导,需要转介或是到医院确诊,由学校统一汇总存档,并遵守保密原则。
各学校把新冠肺炎疫情预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返学“第一课”和“必修课”,结合本校实际编制《“学生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教师工作手册》、《学生心理自我疏导手册》、《家庭教育指南》;组织心理健康专家录制《复学慌,我们如何不慌》、《七彩情绪我喜欢》、《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等心理健康教育宣传片;邀请集美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周鸣副教授做关于“青少年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各校还充分利用课间休息、中午等零星时间段,筛选适合学生的有关心理放松办法(如正念及呼吸放松法)、绘画表达、运动减压、抒情歌曲、故事书写等自我调适优质资源,利用学校广播站、板报、班级多媒体等渠道不断向学生推送。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广泛宣传普及科学防护、心理健康知识,不断提升学生自我保护和自我调适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