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心理健康”大讲堂】心理问题自我治愈有哪些方法?

  【“抗疫心理健康”大讲堂】心理问题自我治愈有哪些方法??新华网武汉7月10日电 疫情过后,很多湖北人、武汉人可能不同程度感觉到“被歧视了”。这是否属于心理健康问题?面对此类问题,人们该如何自我调节和疏导?日前,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武汉市心理医院)副主任医师张红做客新华网,就普通心理问题的自我治愈方法等话题进行了分享。

  新华网:您之前讲到,心理问题可以从四个方面去评估,针对普通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哪些高效的调节和治愈方法?

  张红:在你感觉到压力比较大的时候,可以学习一些自我安抚情绪的方法,比方说洗热水澡、做好吃的东西、泡温泉、听音乐、绘画、写作、冥想、养小宠物等,都是挺好的自我安抚的方式。

  当你觉得特别压抑,处于比较紧张状态的时候,也可以尝试一下长时间的步行,自己一个人找地方流点眼泪,还可以拧毛巾、舞蹈等,这些都是可以比较快速缓解和调节情绪的方法。

  新华网:疫情过后,很多湖北人、武汉人可能不同程度感觉到被歧视了,这是否属于心理问题?

  张红:这种被歧视的感觉或者歧视他人的行为现象,都可以理解为心理上的不良状态。虽然用了“不良状态”来形容它,其实我个人更多把它理解为是一种比较正常的现象。在灾害危机事件过后,它属于一种心理应激的表现。

  新冠肺炎疫情属于灾害事件,它可以引发我们所有人很深层次的恐惧,会导致我们安全感、基本的信任感和连接感的危机。其核心是我们感到“很害怕”的一种反应,很害怕这个疾病,甚至是就像面临死亡时产生的一种恐惧的反应。它是一种消极的应对危机的方式。

  新华网:当我们感觉到被他人歧视,或者面对来自疫情严重地区的人时心理感觉到有异样的时候,该如何进行自我疏导?

  张红:消极的方式只会让我们更多地陷入到困境当中去,那么如何去应对呢?首先,我们需要去了解,去确认,疫情这种灾害事件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意味着什么,这不仅仅是武汉的问题,是所有人都要面对的问题。这种无力和不安全的感觉是很正常的一个反应。如果我们完全感觉不到的话,其实更值得关注。

  其次,了解之后要能够去表达。面对危机事件时非常失落、生气、悲伤等情绪,要和同事、朋友交流。在交流表达的过程中,我们的情绪能够得到安抚,之后才能接受这个现实。

  除了了解和接纳自己的情绪之外,还有非常现实、非常重要的部分,就是我们需要认真地、客观地去了解新冠病毒的防治,做好自我保护。

  我们要去回顾和总结,在困难时候是怎么寻找到有效帮助的,得到了哪些支持。比如,我们都知道,疫情期间全国四万多医务人员来到我们这里帮助我们,我想大家都能够感受到,我们的内心就安定了许多。

  个体需要从两个层面来调整。一个层面是自我的调整,除了前面提到的运动等,还要保持足够的睡眠。正常的作息是我们的心理状态保持健康的重要的基础。另外,我们还需要找到自己的乐趣和爱好,这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去排除不良的情绪。

  除了自我的这些调整之外,同样很重要的是寻求外界的支持,包括家里人、朋友、同事等。外界能够支持你的团体或者人越多,对你的帮助越大。如果只有家里人能够支持你,或者只有伴侣可以支持你的话,可能会有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因为一旦唯一支持你的人状态不好,没有办法支持你的话,你们有可能都会陷入到比较困难的状态里面去。

  所以我们所有的个体,除了你自己和你的亲人以外,还需要第三个支持点。朋友圈是很重要的,这个部分能够支持你的人越多,你的心理得到调整、恢复健康的可能性就越大。

延伸阅读:

上一篇:怎样保持心理健康?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