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及问题表现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就是由具有丰富的心理学、教育学专业知识的人员,对中小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在学习、生活以及人际关系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给予帮助或指导,使他们能顺利地消除心理困惑,健康地成长。其咨询内容例如:向中小学生提供有关的心理知识;青春期心理困惑;学习困难,如考试焦虑与紧张,学习方法与态度,如何解决学习中的注意力问题,提高记忆的效果;思维与创新;情绪困扰,如焦虑、抑郁、厌烦;性格及行为偏差等问题;如何解决在集体中的人际关系,如缺少知心朋友,感到在集体中有些压抑感;因个性的缺点和弱点而缺乏自信;如何进行心理调整,保持心理平衡等等。

  一般来说,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在期末考试、期中考试、高考、周围环境的重大变化(如父母关系发生突变,家庭成员或经济状况发生意外变化)或人际变化等情况表现得更为集中和突出。一旦得不到及时的指导,很容易被心理阴影笼罩而不能自拔,尤其是对那些性格内向、心理承受力较弱而自尊心极强的青少年,各种刺激一起袭来,如果没有教师或其他人员(家长、心理工作者)及时对症下药地进行认知上的调整,给以消极情绪的疏导,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便很难避免严重后果的发生。

  ⑴学习适应性。一个心理健康的中小学生,通常有比较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学习目的明确,学习目标具体、切合实际;学习的自觉性高;善于制定学习计划,并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表现出意志力强、学习信心足的特点。在对待考试问题上,他们沉着冷静,灵活应对。

  ⑵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人际关系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直接关系或心理上的距离。一个心理健康的中小学生,一般与同学、老师、父母、朋友等关系处理得比较融洽,很少发生冲突。他们乐于与人交往,具有同情心,待人热情、宽容、真诚,而不是胆小、怕羞、不合群、表情冷淡或忸怩作态。

  ⑶自我认知与现实感。自我认知指对自己的心理过程与特征及其表现的认知,而现实感则指个人对自己同现实之间关系的认知。心理健康的中小学生往往有较强的自我认知能力,他们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自我评价恰当。在对现实的感知能力上,他们能够客观地认识现实,并根据对现实的认识来给自己作出恰当的人生发展定位,有与现实联系紧密的自我价值体系。

  ⑷个性发展的良好性。个性是指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结构。人的个性结构主要由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组成。其中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等。心理健康的中小学生,在个性发展上,应表现出良好的态势,即作为心理动力系统的个性倾向性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和谐,个性心理特征上的一些成分则表现出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如情绪控制能力强、善良、自律等。

  按照上述标准,生活中很难找到一个心理完全健康的人。一个人在人生的某个时期或某个阶段,都可能出现心理健康水平下降的情况,都可能偶尔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心态或行为,这并不意味着心理不健康。我们评价一个人心理健康与否,要看“不健康”的心态或行为出现的频率和强度,同时是否对一个人的学习、生活、劳动等带来不良影响,自我感觉是否痛苦,是否影响个体的发展。

  处于青春发育时期的中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心理困扰十分明显,心理矛盾很突出,从近年来我们在咨询活动中了解到的情况看,产生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类。

  ⒈学习类问题。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围绕着学习产生的问题占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其反映有二。

  ⑴目前,父母和社会的期望值过高,使得学生精神压力越来越大,不少学生有苦闷、烦恼、忧愁、焦躁、无奈等情绪,看见书就又恨又怕,真想把它扔出去。

  ⑵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差的同学不愿学习,就连成绩很好的同学也有这种倾向,这种现象非常值得我们深思。

  ⑴与教师的关系问题。主要集中在由于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过多干涉学生的业余生活和正常交往而引起的困惑和烦恼。还有一些其它想法,诸如:认为老师嫌贫爱富,认为老师处事不公正,认为老师轻视自己等等,都反映出学校中师生关系的问题。

  ⑵与同学的关系问题。主要集中在交友方面,因处理不好朋友之间的关系而苦恼。有位学生讲到,他的一位好朋友总是对他不信任,怀疑他对朋友的友谊,认为他为朋友的付出不够多,使他十分苦恼,不知怎样做才能消除朋友的怀疑,内心十分孤独,寂寞,想恢复与朋友的关系又不知该怎样去做。

  ⑶与父母关系的问题。主要是因父母与子女之间缺乏相互理解和沟通,或家庭关系不和学生造成的心灵伤害。例如,有位学生谈到经常和妈妈闹矛盾,听到她的骂声就心烦,有时真想一走了之再也不回来了。

  ⒊情感类问题。青年时期是花的季节,在这一阶段人的第二性征渐渐发育,性意识也慢慢成熟。此时,情绪较为敏感,易冲动,对异性充满了好奇与向往,当然也会伴随着出现许多情感的困惑,如初恋的兴奋、失恋的沮丧、单恋的烦恼等等。

  ⑵暴躁。易被激怒,沉不住气,听到一些不顺耳的话,往往就火冒三丈,甚至唇枪舌剑,拳脚相加,缺乏自我克制的能力。

  ⑶孤僻。孤独,胆怯,冷漠,不合群,总是喜欢独来独往,脾气古怪,敏感多疑。

  ⑷自卑。常对自己的智力、能力等作出过低的评价,认为自己不如别人,易生烦恼,悲观失望,缺乏自我表现的勇气,脆弱,依赖,缺乏自信心,不善交往。

  ⑸嫉妒。把他人在才能、地位、境遇或相貌等方面的优越之处视为对自己的威胁,因而感到忧虑、愤怒和怨恨。有时甚至采用贬低、打击他人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虚荣心,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

  ⑹行为问题。指反复而持久的反社会性、攻击性或对立性品行。但发展到极端时,这种行为可严重违反相应年龄的社会规范,较之儿童普通的调皮捣蛋或少年的逆反行为更严重。如过分好斗或霸道;残忍地对待动物或他人;严重破坏财物;纵火;偷窃;反复说谎;逃学或离家出走;过分频繁地大发雷霆;对抗性挑衅行为;长期的严重违拗。

  ⑺人际关系问题。与老师、同学不能友好相处,不能共同协作完成任务,对别人指责多,不能容忍别人的行为等。

  ⑻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力下降。很难持续集中注意力一段时间。特别表现在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记忆困难。

  ⑼依赖。长期生活在父母和他人的关心和爱护下,因此形成较强的依赖心理,首先表现为对环境的依赖,如天气的变化不能适应,不知道增减衣服,需要老师或家长的提醒才行,否则很容易感冒。

  ⑽意志薄弱。缺乏行动的目的性和一致性。做事容易半途而废,容易上当受骗,爱说谎话,不能经受学校和生活带来的正常竞争,不能正确地面对挫折,行动放任自流,意志力非常薄弱。当他们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无所适从,甚至采取消极的逃避方式。

  ⑴焦虑。焦虑是一种类似担忧的反应,或者是对当前或预计可能对自尊心有潜在威胁的任何情景,具有一种担忧的反应倾向。主要有三种表现。①内心体验为害怕、担忧、提心吊胆、忐忑不安,甚至极端惊恐或恐怖。②精神运动性不安、来回走动、坐立不安,也可表现为发抖或震颤。③伴有身体不适感的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如出汗、口干、嗓子发堵、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心慌、脸色发红发白、恶心呕吐、头晕、尿频等等。

  ⑵抑郁。自己感觉到容易疲劳,精力明显不足,心情压抑,悲观失望,高兴不起来,苦闷的感情与心境,学习兴趣的减退,缺乏活动愿望,丧失活动力,学习不能胜任。以及与抑郁相联系的其它感知和躯体方面的感受,如身体多处不适感,头痛,身体酸胀感,记忆力明显下降,饮食不香等。

  ⑶情绪不稳定。烦躁易怒,易激惹,容易为一点小事和家人、同学发生矛盾与争执。

  ⑷强迫症状。主要指那些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的无意义思想、冲动和行动,有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两种主要表现。其特点是:有“强迫感”,明知不对,仍无法控制,多次重复地、反反复复地想个不停,如反复洗手、整理书包,题目做好以后总是不放心,担心有错误,要反复检查,或者对书写的内容重复描写,已经写好的数字要反复描几次,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⑸恐怖症状。恐怖的对象比较广泛,如:空旷场地,人群,或公共场所和交通工具。此外,较为多见的是考试恐怖、社交恐怖等。是指对某些特殊处境、物体、情景或与人交往时产生异乎寻常的恐惧与不安的内心体验,因而出现回避反应。尽管明知恐惧对象对自己并无真正威胁,这种恐惧极不合理,但在相同场合均反复出现,难以控制而影响正常生活。

  ⒈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知识理论课,如心理卫生常识讲座,心理调节问题答疑,焦点问题讨论等,在心理知识的学习中明确认识、矫正观念,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心理冲突。另一部分为活动训练课,这是对中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为有效的方法。活动内容包括:小品表演,角色模拟游戏,互访互问,以及其它活动形式,在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介绍自己、了解别人和与人交往的社交技能,还可以掌握一些诸如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的心理调节手段,防患于未然。

  ⒉在常规的教育活动中渗入心理辅导的内容。实际上各科教学本身都包括心理教育的内容,只要备课时加入心理教育的导向,就可以使授课内容深入一层,如语文课就包含有许多情感教育的因素;劳动课、体育课又可安排挫折教育,增强学生的耐挫能力,锻炼意志力。最佳的做法是在各门学科的教学目的中加入心理教育的分节目标,使教育模式由知识教育向包括心理教育在内的素质教育转化。

  ⒊在中小学建立心理访谈室,除了一般的咨询谈心外,还可采用一些心理治疗的简易方法对症下药。如大考之前,总会有一些学生产生考试焦虑,表现出紧张、失眠等症状。心理辅导员就可集中为学生做一些放松治疗,帮助他们缓解紧张情绪,调整应考动机以取得好的成绩。

  ⒋对部分已经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要及早识别,转诊于专业的心理治疗机构,不能以为只是思想问题而延误早期治疗时间。

  综上所述,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不容忽视,它为我们亮起了警示信号。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有责任挑起这付担子,不能仅仅把工作老是停留在了解、分析问题的水平上,要着手尝试解决问题,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实实在在的意义。

延伸阅读:

    无相关信息

上一篇:儿童心理健康标准

下一篇:孩子心理健康有标准发现问题早纠正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