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心理健康的一些科普。我中度抑郁近一年,吃药(黛力新),接受心理咨询(每周一次,每次50分钟,咨询师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动力学取向)。
曾经也做过伤害自己身体的事,现在也没完全好,但是倾向于在精神上反复伤害自己。
喜欢塞纳河大概是我这一年来支撑着我的一些动力吧。所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妹子因为心理健康出现问题而伤害自己,很是心痛,在很多微博评论、贴吧、知乎上也看到了一些因为不懂而乱说、瞎说的,觉得还是有必要通过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我咨询师的建议,力所能及给大家做一点科普。
因为我不是专业的心理咨询从业者,我在咨询过程中也没有主要讨论我河妹子的情况,所以又拉上了我的一位心理咨询师朋友(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美精神分析联盟CAPA会员,心理动力学取向),简单整理了以下几个方面,如果有专业的心理医生或心理咨询师,看到不对的地方,也欢迎留言指出,共同探讨。
心理咨询师是运用咨询心理学的专业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增进心理健康的专业人员。心理治疗师是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对心理疾病患者实施治疗的专业人员,往往也被称为心理医生(师)或精神科医生(师)。
心理医生跟心理咨询师最重要的区别,就是医生有处方权,而咨询师没有。也就是医生能开药,咨询师不能。
所以,看过病的都知道,心理医生会把你当做病人,面诊时间可能会很短,主要是根据得到的信息判断你属于什么症,然后开药,病人拿药回去吃,吃完看下一次,是一种通过药物来治疗心理病症的过程。
心理咨询师会在咨询室。通过一些谈话互动之类的手段,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咨询师会称来的人是来访者而不是病人。因为他们要做的不是区分疾病,然后让对方吃药。而是引导他们回到自己的内在,面对自己,转化自己的情绪和信念模式,找到自己面对问题的答案。
总的来说,心理医生的治疗,由于心理疾病患者的精神状况的异常性,更强调对患者的直接干预和控制。心理咨询强调把来访者看成一个有自我修复功能的人,更加重视激发来访者自身的心理潜能。
当大众不知道区分心理医生和心理咨询师两者的时候,就会出现一种情况:他们心里有问题需要解决的时候,往往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去医院看心理医生。
由于国内本身这块比较混乱,体系不清晰,政府宣传也不到位,所以大众很多在这方面是不清楚的,在情况还很轻微的时候就已经吃药,结果反而越吃越严重。这是比较遗憾的一件事。在中国,要是第一次就找医生,大多数会直接开药(国情),少数会转给咨询师。所以,希望大家有问题的时候先找咨询师判断好情况,情况轻的话,咨询师能处理,当情况严重,咨询师会直接建议找医生。
每个人都有可能罹患心理疾病。这并不可耻,不能歧视或鄙视心理疾病患者。心理正常的人,对心理失常的人不应讥笑、讽刺、厌恶、疏远。否则,心理失常的人就会形成自卑、讳疾忌医,怕人家说他有病的心态,不愿向别人倾诉他们心中的积郁、烦恼、苦闷,而且对别人戒备、怀疑、恐惧,这就会使病态加重。
我是一个不喜欢爆粗口的人,但是对那些通过网络渠道明里暗里刺激那些妹子的人,那些以抑郁症退团为梗四处开玩笑的人,那些什么都不懂就乱哔哔的人,我衷心希望天道快点轮回。
自己深深的在意着的人,得了抑郁症,大部分人都会想,我们要帮助她,鼓励她,支持她,与抑郁症对抗。但是,很抱歉,很多时候,这些鼓励和支持,唯一的积极作用,是带给你们自己心理满足:“啊,我为她担心了,并且送上了我的关怀”,而不能给她真正的心理抚慰。
别看私信了,他们都是跟你无关的人,跟XXX多聊聊天,出去旅旅游,读读书!
但旁人无法理解,真的抑郁症,有时候连起床、洗澡这样的事情都需要一个长时间的心理建设才能完成。你的大量感情倾注,甚至一个个感叹号,都能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另外下面这些话,是很伤人的。括号里是这些话反应到患者头脑中的形象。你别想那么多行不行?(患者:我这么想是我的不对)你没病。(患者:我这个样子,是我的不对。)你得控制住自己!(患者:我这个样子,是我太弱了,太没用了。)
所以,请记住,如果你不是从事抑郁症研究的专业人士,没有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长期与抑郁症患者接触过,那么,首先承认自己并不了解抑郁症,然后对自己说,不了解的事,不要随便指手画脚。相信我,不要在他们状态不好的时候,强迫他们做任何事。沉默地陪伴在抑郁症患者身边,很多时候,就是对她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