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教师节特别报道:记龙港实验中学教师陈乃铺,不论是晨光初照,还是落霞满天,校园大道总有一个熟悉身影,神情专注而步履匆匆。偶尔他停步向问好的学生点头致意,略为严肃的表情带着谦和的微笑。他便是一个视校如家,永不知倦的优秀教老师,他是中共党员,原在苍南宜山一中,在宜山一中曾任政教处副主任、寄宿部副主任、政教处主任,大学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县第八届教坛新秀、市、县优秀班主任、县优秀教师、市名班主任候选推荐人、县中学生“五四”史地知识竞赛优秀指导师、 县“树人杯”中学生科普知识竞赛优秀指导师、市德育课先进教师。
他自94年温州师范学院政教系毕业,分配到苍南县宜山一中,在这所学校一干就是11年,那时他带着年轻的朝气和对未来的憧憬来到了这所学校的。他把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几乎毫无保留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可他却说:“我的精彩只是一个平面,只有和千百个同学们的精彩拼合在一起,才会发出钻石般的光芒,那才是真的精彩。我的生命因学生而精彩。”就是凭着这份执着和对事业、对学生的热爱,他积极好学、潜心科研,走过了一段从初出茅庐到骨干教师,再发展为创新型、科研型、专家型的学科带头人的不平凡道路。而始终伴随着他不懈奋斗的是他的三句座右铭。
“教书却不愿当班主任,算不得真正的教师。”他就有这么一个信念。从教13年,他就当了13年班主任。他在这方面的成绩有目共睹:从他那年分配开始就很难,因为同年毕业的人很多竞争很激烈,就是原宜山一中的校长大伯乐看中了他,要了他,在刚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他很胆小对自己要求也不高,只要分到宜山一中就心满意足了,根本没有想到会在班主任工作方面干得这么出色,结果三年后教育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干的非常出色一炮打响,因为他第一届时有重点班和普通班之分的他教的是普通班,重点班当年有三个其中两个97年中考县重点高人数是0而他所带的普通班县重点高却有3人、温州中学体育特招1人、宁波商学院美术特招1人(省美术加文化科第一名),其他普通班普高只有4—5人,而他带的班级普高就有16人。由于工作的出色和成绩的显著97年他就被评为县优秀班主任,98年他就被学校任命为政教处副主任,但一直还兼班主任,97年起又经过了三年的努力所带的班级县中上线人,普高上上线年宜山一中中考名列全县第一名立下了汗马功劳。接着干班主任一发不可收拾,这13年来,连续所带的班级被评为校、县、市文明班级,连续所带三届毕业班的学生中都有一个学生被评为温州市优秀学生干部,“它山之石,可以攻玉”13年来,他用自己的汗水浇出一园桃李芬芳,他的学生如雏燕成批出巢,从校园飞向祖国的四面八方,总之他13年所取得的教学成绩得到了学校和社会的一致公认。
若问及班主任工作的技巧,他就是一个字:爱。的确,他始终奉信“爱是班主任教育中人人皆宜的营养品”这一格言。
因为热爱学生,所以他能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深入了解学生,充分理解学生,处处关心学生,严格要求学生。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他的家庭并不富裕,他本人生活极为俭朴,而他对需要帮助的学生却从不吝啬,而且不图回报。
学生家长王某向邻里讲诉了这样一件事:儿子初中最后一个半学期,丈夫身患癌症,危在旦夕。王某担心儿子知情,影响学习,一直对儿子隐瞒此事。可丈夫病情一天天加重,王某为照料丈夫,已无暇顾及儿子,眼看前功尽弃。他在家访时获悉此事,建议以督促学生学习为由,将其儿子接到自己家中。而当时为了给丈夫治病,王某家中已耗尽积蓄。年轻的他便时常以家长名义给王某买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和营养品。
他常说,班主任自己能干的事,不要随便支使学生去做;而应该由学生自己来做的事,班主任也不能轻易代劳。在班级管理上,他师法魏书生
老师,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推行竞争上岗、班长负责制,与学生一起制订班级管理制度、班委岗位职责、值日班长制度。他尝试让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我教育。在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自导、自演、自评,在愉悦的实践体验中获得知识、技能、情感的全面发展。对有特长的学生,他总是热情地给予鼓舞、支持。学生徐某爱好体育,有体育的特长,成绩不好,同时也缺乏有经验老师的指导和训练。但他却亲赴温州请他的同学帮忙,指导训练学生。为备战温州中学特招,他请他的同学与学生一起冒酷暑挥汗训练,终于考取了温州中学的第一个体育特长生。
面对学生,从不言放弃。住校生徐某因为家长外出做生意而无暇顾及他,以致其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懒散,总是不肯作业,厌学心理严重,与多名任课
许多老师都认为他是无可救药的。而他却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多次找他谈话,可是他却我行我素,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心理。面对僵局,他始终没有烦躁或对问题蜻蜓点水而过。从学业上帮助他,对一个知识点、一道习题耐心地讲解,作个别辅导,指点学习方法,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不厌其烦地指导,直到让他们掌握为止。“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高中,他不仅只是对一位学生关爱备至,他的爱洒向全体同学。所以他连续13年所带的班级个个都有他满意的成绩,且有很多人次进入市、县重点高中学习。
工作对某些人而言,只是获取报酬的途径,所以工作的质量与态度自然与报酬的多少相挂钩。争名逐利似乎已成为人之常情。对于名利,他并不为此心动。他从1997
年评为县优秀班主任后走上了校行政岗位,接着每次年度评先评优,多次将评先评优的机会让给其他同志。他总是十分谦虚的,说某某同事干的比我辛苦,比我工作要做的出色。他对醉心名利的人非常痛心,因为世事多不如意,如果为名利所困,势必不能以平常心对待工作,而教师的工作,从大的说,关乎国家民族前途,从小的说,影响个人的前程命运,岂可怠慢?“一心耕耘,莫问名利”,这便是他的第二条座右铭。
只要有与本专业、教育教学有关的学习活动,他总是积极参加。他认为,教无止境,与时具进。一个人只有不停地更新知识,不停地钻研教育教学规律,才能持久地发光发热,才不至于被社会淘汰。
向老师请教。他积极跟随学区及学校有关德育方面的领导,赴温州,乐清等聆听特级教师的讲座,观摩全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改精英何容容老师的公开课。积极参加各级班主任工作研讨会。当然,稍有空闲,他更乐意跑阅览室,或上网浏览。他寻找一切机会学习,每每怀着虔诚的心情置身其中,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的甘露。
在全国教改的大浪潮中,积极投入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规划的课题《学生学习素质的构成与培养研究》研究。期间也写了一些教育教学论文《成长记录袋在后进生教育中的作用》,总结了自己前一阶段教育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在教育教学中悟出规律,发展理论。1999
论文《班级多层次管理模式的探讨》获县一等奖、主题班队活动设计方案《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获县二等奖,2000论文《浅谈新课导入技巧与提高学生对社会课的兴趣》获县一等奖,2004《学校的德育特色》在温州市示范学校校长协作会议上交流发表,调查报告《学习初中社会学科良好习惯的培养》在课题研究中交流。他积极学习多媒体教学技能,开发教学软件,2004年他制作的《印度》教学软件在获县二等奖,2006年论文《用爱心点亮心中的灯》获首届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国家二等奖。
他是学校的教学骨干和业务尖子,是社会学科的带头人,他勤与学习,锐意进取,1994
1997年参加县社会教师基本功比赛获一等奖,1999年带学生参加县中学生“五四”史地知识竞赛获优秀指导师,1999年论文《班级多层次管理模式的探讨》获县一等奖、主题班队活动设计方案《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获县二等奖,2000年论文《浅谈新课导入技巧与提高学生对社会课的兴趣》获县一等奖,2001年获苍南县第八届教坛新秀荣誉称号,2004年《学校的德育特色》在温州市示范学校校长协作会议上交流发表,2005年获县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并带学生参加县“树人杯”中学生科普知识竞赛获优秀指导师。
1998年被任命为学校副的政教主任、2002年学校两校合一后办了寄宿部又被任命为寄宿部副主任、2004年由于学校的需要被任命为政教处主任(64个教学班)。2005年通过了县的公开选调调入了龙港实验中学。(报名的教坛新秀78人,调入的才18人),到实验中学后工作成绩得到一致的好评,2005年底被评为县文明班班主任,2006底,被评为校十大感动人物,校优秀班主任、校优秀教师,龙港镇优秀党员、2007年温州市德育课先进教师。
他就是这样由一名普通的师范毕业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园丁,也就是在学校的摇篮里,他找到了实现自己梦想的阶梯和充分展示自我的空间。苍南的教育腾飞离不开一群有远大理想和青春朝气的年轻老师,他只是他们中的普通一员,他正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苍南教育的这片热土中,为之付出,为之奉献,为之添砖加瓦。
像热爱家庭一样热爱学校,像热爱子女一样热爱学生,像热爱生活一样热爱事业,这是他的新“好教师”论; “一心耕耘,莫问名利”,“ 教无止境,与时具进”,这是他恪守的人生座右铭;爱心、真心、忠心是他的真实写照。(编辑:王孝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