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卫生日丨除了抑郁症热搜榜上还有啥?

  精神卫生日丨除了抑郁症热搜榜上还有啥?!1992年,世界精神病学协会(World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WPA)提议将每年的10月10日定为“世界心理健康日”,又称“世界精神卫生日”。最终由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确定,把每年的10月10日定为“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弘扬抗疫精神,护佑心理健康。

  中国一共有大约16.57%的人群受各类精神和心理问题困扰,我们借助今天这个特别的日子整理了一些科普知识,希望大家对精神障碍有正确认识,消除偏见与歧视,营造包容和谐的环境。

  抑郁症作为精神障碍中最广为人知的一类障碍,在今天一早就登上了热搜榜,除此之外的精神障碍依然隐身在它身后。

  我们希望通过此次科普,让更多人人了解精神障碍的不同种类以及不同程度,帮助大家走进精神心理健康,帮助患者更好融入社会。

  根据最新的中国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我国成人精神障碍的总体患病率为16.6%,而发达国家甚至更高。美国《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曾有文章指出,社会愈富裕,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就愈多。在物质生活改善,而精神压力日益增大的今天,精神疾病的发病率明显有增加的趋势,人们也就更应该关注心理健康。

  多数精神疾病为慢性疾病,病程长,难以根治,治疗较为困难,对患者、照料者、整个家庭和社会均造成严重的健康和经济负担。其所造成的疾病负担以间接负担为主,往往容易被人忽视。而实际上,精神疾病在全球是引起疾病负担非常重的一类疾患,根据国际上的调查,抑郁障碍带来的疾病负担已经是慢性病中的第一名。世卫组织估计,每年约有80万人死于自杀。精神障碍也是中国由于残疾造成的健康寿命损失的第二大原因。

  患有严重精神疾病的人中,约四分之三的患者得不到任何治疗。在中国只有不足6%的焦虑、抑郁、药物滥用、痴呆症及癫痫患者寻求过治疗。

  一项由世界精神病协会资助的,对联合国193个成员国法律及政策的调查显示,在婚姻、选举权、就业等多个领域,均存在显著的针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歧视。

  我们对此感触非常深刻,我们面对着越来越多的需求人群,在不断提高自身服务和诊疗的同时,也亟待越来越和谐和宽容的社会环境来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

  调查显示,中国成人任何一种精神障碍(不含老年期痴呆)12月患病率为9.32%。焦虑障碍患病率最高,为4.98%;心境障碍其次,患病率为4.06%;酒精药物使用障碍第三,患病率为1.94%;间歇爆发性障碍第四,患病率为1.23%;精神分裂症及其它精神病性障碍终生患病率为0.61%;进食障碍患病率低于1‰;65岁及以上人群老年期痴呆患病率为5.56%。心境障碍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患病率;酒精药物使用障碍和间歇爆发性障碍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患病率,且18~34岁年龄组患病率最高,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精神分裂症及其它精神病性障碍的患病率农村高于城市,且18~34岁年龄组患病率最高。

  到2015年,中国精神科注册医师达到27,733人(每10万人口2.02人),远低于日本等发达国家(每10万人口中有20.1人)。到2018年底快速增长到4万人以上,其中包括很多转岗培训的医生,专业训练仍有欠缺。据估计,至少需要十万名精神科医生才能真正地满足我国精神科的需求。美国人口不足我们的四分之一,精神科医生却与我国相差不多。

  2015年末,我国拥有精神科床位数最高的上海5.39张/万,与最低的西藏0.07张/万人相差近80倍。近一半医疗资源集中在东部,西部精神卫生从业人员明显不足,缺乏经过训练的医生和护士。大的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和省会城市,诊疗水平与发达国家可能没有太大差别,但基层差距很大。

  数据显示,2014 年中国心理健康人均花费仅是美国的1/50。医院里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在我国开展得不好,这一现象与医保定价及伦理制度的问题等有关。中国号称有百万注册的心理咨询师,但是我们合格的、在医院工作的临床心理治疗师大约6000人。

  任何一种疾病的治疗,仅凭一己之力都无法完成,需要患者、家庭、医疗、社会的共同努力,谨以此篇幅送给大家。

  通过简单的疾病科普,即可以帮助我们正视现实,摆脱对精神心理疾病的误解。让我们及早意识到周围的潜在的心理问题,更好的帮助到自己和他人。

  如果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可能性,去看医生,去看医生,去看医生!患者接受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时,要听从精神科医生的指导,每天按时服药,不要自己任意使用,也不要自行减药停药,定期到门诊复诊。

  绝大部分的精神障碍都是可以通过规范治疗缓解症状,甚至消除症状,进行正常的工作学习。平常心面对疾病,保持积极心态,勇敢面对生活。减少对精神患者的歧视,以支持患者更好的回归社会。

  最后希望通过我们的科普,社会和大众能够更重视心理健康,不断改善自身心理健康水平,同时,消除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歧视,在全社会形成关心和关爱精神疾病患者和家属的良好氛围。

延伸阅读:

上一篇:心理健康的小报内容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