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该如何化解心理健康危机,近日,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随机抽取全国381名大学生,发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调查问卷。86.35%的受访者表示所在高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但令人担忧的是,很多人认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作用不大。
李明杰是贵州大学的大三学生,他在高中期间是一个被所有人称赞的阳光男孩,然而进入大学后,他变得沉闷起来,很多时候,喜欢一个人看天发呆。“念高中的时候班主任经常和我们说大学有多么美好,那个时候我们幼稚地认为,一上大学就什么也不用做了。来到这里之后,才发现考试压力依旧大,各种证件都要考,还有英语,似乎有决定生死的感觉。这种落差真的很大。”没有了精神支柱,一时间他很难接受。
李明杰告诉笔者,在校期间他曾去找过教心理课的老师,想私下聊聊,可跑了好几次,老师不是有事没时间,就是压根不在。李明杰表示,“身边的同学都是自己过自己的,也没人和自己闲聊。”
在填写调查问卷的大学生中,33.6%的受访者表示不信任学校的心理咨询师,23.88%的受访者表示心情压抑会选择憋在心里,甚至会采取极端的方式排遣。
王倩是甘肃某高校的大二学生,她曾在高三时患轻度抑郁症。上大学之后,她学会了调节情绪和释放压力,抑郁很少发作。但寝室室友之间的矛盾,一度让她陷入十分低落的状态。
“有一次我听到她们在寝室里说我的闲话,当时我就受不了了,连夜坐火车跑到了附近的一座城市。”再找到宾馆住下时,已经是深夜11点了,“因为又气又怕,一个人在宾馆哭了起来。”说到这件事,她的眼眶又湿润了。
即使到现在,寝室里的矛盾依旧让她郁闷,但提到求助学校的心理医生时,王倩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我的私人问题不想让陌生人知道,而且我觉得让别人看见了很尴尬”。
“消瘦无力、脱发、消化不良,神情呆滞,白天嗜睡,晚上失眠,焦虑,不停地反复做同一件事,情绪完全失控,有值得开心的事情反而大哭了几个小时。”如今,刚毕业一年的柳维回忆起大三那段可怕的日子仍心有余悸。
起初,由于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是心理问题,柳维不停地就医,包括内分泌、肠胃科都去看过,也曾求助于中医,但情况非但没有好转,反倒越来越糟糕。直到看了心理医生,才知道自己已经是中度抑郁症,再不治疗就很危险了。“其实一些同学跟我一样,在情况已经很严重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自己得了抑郁症。”
湖南大学的大一学生张佳佳,在上大学之前成绩优异,是师生眼中的“好孩子”。她平时只需要安心学习,基本上什么都不用做,这让她慢慢形成了一种要强与自我膨胀的心理。“上大学之后,我突然发现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身边优秀的同学太多了。”优越感的丧失使她无法适应大学的生活。
张佳佳说,“有时候我觉得谁都讨厌,尤其当老师赞扬其他同学时更是心烦。凭什么他们天天打游戏,还能考得比我好?凭什么我和同学一起做好事而老师只夸赞他一人?凭什么我那么努力却没有人关注我?”当问及为何不去心理咨询室和老师聊聊时,她表示很惊讶,“我心理没病,为什么要去看心理医生?!”
大学校园里与张佳佳类似的学生并非少数。据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的调查显示,39.9%的受访者曾怀疑自己患有抑郁症,34.38%的受访者表示,即使患上抑郁症,也不愿意去看心理医生。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5年全球的抑郁症患者已经达到了3.4亿,抑郁症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病。到2020年时,抑郁症很有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人类第二大疾患。而中国大学生日趋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已不容小觑,这就要求高校必须有所作为。
贵州心理咨询师陈昌海认为,“高校当中人际关系、情绪调节、个性完善和自我成长、恋爱与情感以及家庭问题是致使大学生心理出现波动的主要因素。”
陈昌海说,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这个问题上,不能仅仅只是开设几门课程或者建一个心理咨询室就觉得万事大吉了,而是应该把心理咨询室建“活”。现在高校心理咨询师都是“学院派”,真正为学生进行辅导的时候,因为实践经验不足而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所以,高校心理咨询室除了要配套相关设备外,亟须加强对心理咨询师的培训。
“就学生本人来说,寻求帮助是一件非常需要勇气的事情。”中国心理学会会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蔡燕苏认为,作为高校心理咨询师,首先需要具备咨询伦理意识,保证大学生的隐私,让他们能够放心地获得必要的帮助。其次,合格的专业素质也是关键,具有一定的职业资质只是这个工作的入门必备。第三,大学心理健康工作者站在一个微妙的交叉点,他们不仅是心理咨询师,也是教育工作者,还沉浸于先进文化和学术氛围浓厚的环境。与时俱进,保持一种开放性的态度投入工作,才能成为年轻人心理健康的守护者。
蔡燕苏建议,高校可以在每个班级设一名心理健康课代表,由一些对心理学感兴趣和对心理咨询工作有了解的同学自愿担当。心理健康中心可以与这些心理课代表定期保持沟通,对一些显著的个案问题有所关注和支持;此外,学校也可以组织一些专题讲座,涉及学生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如何做好时间安排,如何处理亲密关系,发现自我之旅,人际关系解惑等,在认知层面和有效处理问题的技能层面提供帮助。
近日,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随机抽取全国381名大学生,发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调查问卷。86.35%的受访者表示所在高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但令人担忧的是,很多人认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作用不大。
李明杰是贵州大学的大三学生,他在高中期间是一个被所有人称赞的阳光男孩,然而进入大学后,他变得沉闷起来,很多时候,喜欢一个人看天发呆。“念高中的时候班主任经常和我们说大学有多么美好,那个时候我们幼稚地认为,一上大学就什么也不用做了。来到这里之后,才发现考试压力依旧大,各种证件都要考,还有英语,似乎有决定生死的感觉。这种落差真的很大。”没有了精神支柱,一时间他很难接受。
李明杰告诉笔者,在校期间他曾去找过教心理课的老师,想私下聊聊,可跑了好几次,老师不是有事没时间,就是压根不在。李明杰表示,“身边的同学都是自己过自己的,也没人和自己闲聊。”
在填写调查问卷的大学生中,33.6%的受访者表示不信任学校的心理咨询师,23.88%的受访者表示心情压抑会选择憋在心里,甚至会采取极端的方式排遣。
王倩是甘肃某高校的大二学生,她曾在高三时患轻度抑郁症。上大学之后,她学会了调节情绪和释放压力,抑郁很少发作。但寝室室友之间的矛盾,一度让她陷入十分低落的状态。
“有一次我听到她们在寝室里说我的闲话,当时我就受不了了,连夜坐火车跑到了附近的一座城市。”再找到宾馆住下时,已经是深夜11点了,“因为又气又怕,一个人在宾馆哭了起来。”说到这件事,她的眼眶又湿润了。
即使到现在,寝室里的矛盾依旧让她郁闷,但提到求助学校的心理医生时,王倩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我的私人问题不想让陌生人知道,而且我觉得让别人看见了很尴尬”。
“消瘦无力、脱发、消化不良,神情呆滞,白天嗜睡,晚上失眠,焦虑,不停地反复做同一件事,情绪完全失控,有值得开心的事情反而大哭了几个小时。”如今,刚毕业一年的柳维回忆起大三那段可怕的日子仍心有余悸。
起初,由于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是心理问题,柳维不停地就医,包括内分泌、肠胃科都去看过,也曾求助于中医,但情况非但没有好转,反倒越来越糟糕。直到看了心理医生,才知道自己已经是中度抑郁症,再不治疗就很危险了。“其实一些同学跟我一样,在情况已经很严重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自己得了抑郁症。”
湖南大学的大一学生张佳佳,在上大学之前成绩优异,是师生眼中的“好孩子”。她平时只需要安心学习,基本上什么都不用做,这让她慢慢形成了一种要强与自我膨胀的心理。“上大学之后,我突然发现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身边优秀的同学太多了。”优越感的丧失使她无法适应大学的生活。
张佳佳说,“有时候我觉得谁都讨厌,尤其当老师赞扬其他同学时更是心烦。凭什么他们天天打游戏,还能考得比我好?凭什么我和同学一起做好事而老师只夸赞他一人?凭什么我那么努力却没有人关注我?”当问及为何不去心理咨询室和老师聊聊时,她表示很惊讶,“我心理没病,为什么要去看心理医生?!”
大学校园里与张佳佳类似的学生并非少数。据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的调查显示,39.9%的受访者曾怀疑自己患有抑郁症,34.38%的受访者表示,即使患上抑郁症,也不愿意去看心理医生。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5年全球的抑郁症患者已经达到了3.4亿,抑郁症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病。到2020年时,抑郁症很有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人类第二大疾患。而中国大学生日趋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已不容小觑,这就要求高校必须有所作为。
贵州心理咨询师陈昌海认为,“高校当中人际关系、情绪调节、个性完善和自我成长、恋爱与情感以及家庭问题是致使大学生心理出现波动的主要因素。”
陈昌海说,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这个问题上,不能仅仅只是开设几门课程或者建一个心理咨询室就觉得万事大吉了,而是应该把心理咨询室建“活”。现在高校心理咨询师都是“学院派”,真正为学生进行辅导的时候,因为实践经验不足而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所以,高校心理咨询室除了要配套相关设备外,亟须加强对心理咨询师的培训。
“就学生本人来说,寻求帮助是一件非常需要勇气的事情。”中国心理学会会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蔡燕苏认为,作为高校心理咨询师,首先需要具备咨询伦理意识,保证大学生的隐私,让他们能够放心地获得必要的帮助。其次,合格的专业素质也是关键,具有一定的职业资质只是这个工作的入门必备。第三,大学心理健康工作者站在一个微妙的交叉点,他们不仅是心理咨询师,也是教育工作者,还沉浸于先进文化和学术氛围浓厚的环境。与时俱进,保持一种开放性的态度投入工作,才能成为年轻人心理健康的守护者。
蔡燕苏建议,高校可以在每个班级设一名心理健康课代表,由一些对心理学感兴趣和对心理咨询工作有了解的同学自愿担当。心理健康中心可以与这些心理课代表定期保持沟通,对一些显著的个案问题有所关注和支持;此外,学校也可以组织一些专题讲座,涉及学生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如何做好时间安排,如何处理亲密关系,发现自我之旅,人际关系解惑等,在认知层面和有效处理问题的技能层面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