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进行性加深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要点解析:
☆☆☆☆考点5:壶腹部癌;
壶腹部癌是指胆总管末段、壶腹部及十二指肠乳头附近的癌肿,主要包括壶腹癌、十二指肠癌和胆总管癌。在临床上有很多共同点,故统称它们为壶腹周围癌。
壶腹部癌与胰头癌的临床表现很相似,难于鉴别。常见的临床症状为黄疸、消瘦和腹痛。壶腹部癌三种病变之间术前也不易鉴别。术前诊断,包括化验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方法与胰头癌基本相同。值得指出,ERCP可直接观察十二指肠乳头部病变并可作活组织检查,胰胆管造影在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有重要价值。
1.壶腹癌
黄疸出现早,可呈波动性,常合并胆管感染类似胆总管结石,少数病人被按胆结石诊治。大便潜血可阳性。ERCP可见十二指肠乳头隆出的菜花样肿物;胆胰管全程扩张,胆管与胰管于汇合处中断。
2.十二指肠癌
来源与十二指肠粘膜上皮,围绕十二指肠乳头。黄疸出现较晚,胆道梗阻不完全,黄疸不深,进展较慢。由于肿瘤出血,大便潜血可阳性,病人常有轻度贫血。十二指肠镜检可见十二指肠降段粘膜溃疡糜烂,组织活检可确诊。
3.胆总管下端癌
恶性程度较高。发生于胆总管的下段,胆管壁增厚或呈肿瘤样,至胆总管闭塞,黄疸进行性加重,出现陶土色大便。多无胆道感染。胰管末端受累时可伴胰管扩张。ERCP胆管不显影或梗阻上方胆管扩张,其下端中断,胰管可显影正常。MRCP也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考点4:胰头癌;
1.临床表现: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腹痛、黄疸和消瘦。
(1)上腹痛和上腹饱胀不适:是常见的首发症状。早期由于胰管梗阻,管腔内压增高,呈上腹钝痛,胀痛,可放射至后腰部。少数病人可呈现剧痛。多数病人对早期症状不在意,未能早期就诊,或者被忽视,而延误诊断。中晚期,肿瘤侵及胆总管中下段,肠系膜上静脉或门静脉,侵及十二指肠的不同节段及腹腔神经丛,使腹痛症状加重,甚而昼夜腹痛不止,影响睡眠和饮食,加速体质消耗。
(2)黄疸:是胰头癌的最主要的症状和体征。黄疸出现的早晚与癌肿在胰头的部位有关,靠近胆总管区出现黄疸较早,远离阳总管者黄疸出现较晚。大部分病人出现黄疸时已属中晚期。黄疸呈进行性加重,伴皮肤瘙痒,但部分病人可无瘙痒。黄疸时间可有出血倾向。胆道完全梗阻,黄疸深,大便呈陶土色;深度黄染时,大便表面又被染成浅。体格检查:可见巩膜及皮肤黄染,肝大,大部分病人胆囊肿大。
(3)消瘦和乏力:患者初期即有消瘦、乏力。体重下降,其与饮食减少、消化不良、睡眠不足和癌肿消耗等有关。
(4)消化道症状:如食欲不振,腹胀,消化不良,腹泻或便秘。部分病人可有恶心、。晚期癌肿侵及十二指肠可出现上消化道梗阻或消化道出血。
(5)其他:部分病人患病早期表现为轻度糖尿病症状,血糖增高,尿糖阳性。胰头癌致胆道梗阻多无胆道感染,少数病人可合并胆道感染,寒战高热易与胆石症相混淆。晚期病人偶可扪及上腹肿块,质硬且固定。可有腹水。
2.实验室检查
(1)血清生化学检查:早期可有血、尿淀粉酶升高,空腹血糖升高,糖耐量试验阳性。黄疸时,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升高,碱性磷酸酶升高,转氨酶可轻度升高,尿胆红素阳性。
(2)免疫学检查;大多数胰腺癌血清学标记物可升高,包括CEA、胰胚抗原(POA)、胰腺癌抗原(PaA)、胰腺癌相关抗原(PCAA)及糖类抗原19-9(CAl9-9)。但是,目前尚未找到有性的胰腺癌标记物。CAl9-9是最常应用的胰腺癌的辅助诊断和随访项目。
3.影像学检查
由于影像学诊断技术迅速发展,已成为胰头癌的定位和定性诊断的重
要手段。
(1)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在胰头癌肿块较大者可显示十二指肠曲开大和反3字征。
(2)B型超声检查,显示肝内、外胆管扩张,胆囊增大,胰管扩张(正常直径≤3mm),胰头部占位病变,同时可观察有无肝转移和淋巴结转移。但B超检查常受肠道气体的影响。
(3)CT、胰腺区动态薄层增强扫描可获得优于B超的效果,且不受肠道气体的影响,对判定肿瘤可切除性也具有重要意义。
(4)内镜超声,是一项较新的诊断技术,优于普通B超。
(5)ERCP,可显示胆管和胰管近壶腹侧影像或肿瘤以远的胆、胰管扩张的影像,对术前诊断有帮助。但是,此种检查可诱发胆道或胰管的感染,应予。也可在ERCP的同时在胆管内置入内支撑管,达到术前减轻黄疸的目的。
(6)经皮经肝胆道造影(PTHC),可显示梗阻上方肝内、外胆管扩张情况,对判定梗阻部位,胆管扩张程度具有重要价值。然而单纯PTHC可造成造影后胆汁漏,出血,诱发胆道感染等,同时行经皮经肝胆道置管引流(PTCD)以达到减压、引流、减轻黄疸和防止胆漏的作用。
(7)MRI或磁共振胆胰管造影(MRCP),单纯MRI诊断并不优于增强CT。MRCP能显示胰、胆管梗阻的部位、扩张程度,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具有无创性,多角度成像,定位准确,无并发症等优点。
(8)选择性动脉造影,对胰头癌的诊断价值不大,对显示肿瘤与邻近血管的关系以估计根治手术的可行性有一定意义。上述诊断技术应根据病人情况及医院技术条件选择或联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