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要点解析:
☆☆☆☆考点4:小儿腹泻病的病因;
1.易感因素
(1)消化系统特点:①消化系统发育不良,胃酸和消化酶分泌较少,对食物的耐受力差;②因生长发育快,所需营养物质相对较多,消化道负担较重,因此易于发生消化功能紊乱。
(2)机体防御功能较差:①胃内酸度低,而且婴儿胃排空较快,对进入胃内的细菌杀灭能力减弱;②血液中免疫球蛋白和胃肠SgIA均较低;③正常肠道菌群对入侵的致病微生物有拮抗作用,新生儿生后尚未建立正常肠道菌群时或由于使用抗生素等引起肠道菌群失调时,均易患肠道感染。
2.感染因素
(1)病毒感染:轮状病毒属(Rotavirus)是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最常见病原;其次有肠道病毒(包括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肠道腺病素)、诺伏克病毒、冠状病毒、星状和杯状病毒等。诺沃克病毒多儿童及,与婴幼儿腹泻的关系不密切;其他病毒如腺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冠状病毒、星状病毒、嵌杯病毒属等有时可引起腹泻,但不是主要病原。
(2)细菌感染(不包括传染病)
①致腹泻大肠肝菌:可引起各年龄组人群腹泻,尤其是婴幼儿。已积压的菌株可分为5大组,具有不同的致病毒性和发病机制。包括: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性大肠杆菌(EIEC);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粘附-集聚性大肠杆菌。
②空肠弯曲菌:与肠炎有关的弯曲菌有空肠型、结肠型和胎儿亚型3种,致病菌直接侵入空肠、回肠和结肠粘膜,引起炎症性、性腹泻,某些菌株亦能产生肠毒素。
③耶尔森菌:除小肠、结肠壁细胞外,并产生肠毒素,引起性和分泌性腹泻。
④其他:沙门菌(主要为鼠伤寒和其他非伤寒、副伤寒沙门菌)、嗜水气单胞菌、难辨梭状芽胞杆菌、金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等均可引起腹泻。
(3)真菌:致腹泻的真菌有念珠菌、曲菌、毛霉菌、小儿以白色念珠菌多见。
(4)寄生虫:常见为蓝氏贾第鞭毛虫、阿米巴原虫和隐孢子虫等。
3.非感染因素
(1)食饵性腹泻:多为人工喂养儿,常因喂养不定时,饮食量不当,突然改变食物品种,或过早喂给大量淀粉或脂肪类食品引起。
(2)症状性腹泻:如患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肾盂肾炎、皮肤感染或急性传染病时,可由于发热和病原体的毒素作用而并发腹泻。
(3)过敏性腹泻:如对牛奶或大豆(豆浆)过敏而引起腹泻,对牛奶过敏者较多。
(4)其他:原发性或继发性双糖酶缺乏,活力降低(主要为乳糖酶),肠道对糖的消化吸收不良,使乳糖积滞引起腹泻;气候突然变化、腹部受凉肠蠕动增加;天气过热消化液分泌减少等都可能诱发消化功能紊乱致腹泻。
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最常见病原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