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病毒( )。

  流感病毒( )。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要点解析:
☆☆☆☆考点1:肠道病毒概述;
人类肠道病毒属小RNA病毒科。人类肠道病毒包括以下4种:
1.脊髓灰质炎病毒Ⅰ、Ⅱ、Ⅲ型;
2.柯萨奇病毒A组1~24型,B组1~6型;
3.人肠道致细胞病变孤儿病毒(简称埃可病毒)1~9,11~27,29~34型;
4.新肠道病毒68、69、70、71型。
肠道病毒的共同特性:
1.生物学性状
球形,直径24~30mm,20面体立体对称,无包膜,核酸为单正链RNA。对理化因素抵抗力较强。易感细胞培养,多数肠道病毒产生典型的细胞病变。
2.致病性
肠道病毒在肠道中增殖却很少引起肠道疾病;可产生病毒血症;不同的肠道病毒可想起相同的临床综合征,同一种病毒可引起几种不同的临床疾病。
3.可获得长期而牢固的免疫,主要以体液中和抗体为主。

   ☆☆☆☆考点1:流行冒病毒;
流行冒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
1.形态结构分型和变异
流行冒病毒(简称流感病毒)呈球形或丝状。结构由内至外分为3部分:
(1)核心:是单负股RNA(7~8个片段),与核蛋白组成核糖蛋白(RNP),并含有RNA多聚酶。核糖蛋白即核衣壳,呈螺旋对称。核蛋白抗原很少发生变异,具有型性;
(2)基质蛋白(M蛋白):位于包膜与核心之间,抗原性稳定,亦具有型性;
(3)包膜:包膜表面有两种病毒编码的糖蛋白刺突,一种称血凝素(HA),另一种称神经氨酸酶(NA),是划分流感病毒亚型的依据,其抗原性易发生变异。HA能与鸡、豚鼠、人等的红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引起红细胞凝集,简称血凝。HA具有免疫原性,其相应抗体能血凝现象和中和病毒,是主要性抗体。
人的流感受病据RNP和M蛋白的抗原性不同,分为甲、乙、丙三型。甲型又根据HA和NA的抗原性的不同,再区分为若干亚型(H1~H3,N1~N9)。甲型流感病毒HA和NA易发生变异。其变异有两种形式:一种变异幅度小,属量变,称抗原漂移。这种变异可引起中、小型流行;另一种变异幅度大,形成新亚型,称抗原转换。由于人群推动原有的免疫力,往往引起较大的流行或发生世界性流行。
2.致病性和免疫性
流行冒病毒是流感的病原体,病毒经飞沫病毒仅在呼吸道局部增殖,一般不侵入血流。年老体弱者和婴幼儿易继发感染导致肺炎。
病后对同型病毒有牢固的免疫力。性性体液免疫包括呼吸道局部SIgA和血清抗体,为抗-HA中和抗体,能病毒吸附于易感细胞和预防感染的发生。
 

延伸阅读:

标签:考点解析

上一篇:咽反射(-),

下一篇:决定细菌性别的是( )。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