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本血吸虫性肝硬化病人,无黄疸,也无蜘蛛痣,肝肋缘下1cm,质硬,表面无明显结节,脾大明显,下缘平脐,质硬,经常有鼻衄及牙龈、皮肤粘膜出血。其出血的机制是( )。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要点解析:
☆☆☆考点4:肝硬化;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该病由多种原因导致肝细胞弥漫性变性坏死,继而出现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增生,这三种改变反复交错进行,使肝小叶结构被改建,肝脏变形、变硬而形成肝硬化。
肝硬化根据其病因及形态特点可分为门脉性、坏死后性、胆汁性、寄生虫性等多种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门脉性肝硬化。在我国,门脉性肝硬化最常见的病因是病毒性肝炎。
☆☆☆☆☆考点10: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是血吸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地方性寄生虫病,在我国主要流行的是日本血吸虫病。人接触疫水时,血吸虫尾蚴钻入人体皮肤或粘膜内发育为童虫。童虫进入小血管,经过肺循环及体循环到达,其中唯有通过肠系膜毛细血管到达肠系膜静脉的童虫才能在体内发育为成虫,并产卵。
1.基本病理变化
(1)尾蚴性皮炎:表现皮充血、出血和水肿,初期为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后期浸润细胞以单核细胞为生。童虫移行到肺引起点状出血和白细胞浸润。
(2)成虫引起的病变:死亡虫体周围可见组织坏死,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形成嗜酸性脓肿。
(3)虫卵引起的病变:主要发生在大肠壁和肝脏,其病变表现为:
①急性虫卵结节:眼观为灰、粟粒到绿豆大小的结节。镜下见结节中央有一个或几个成熟虫卵,虫卵周围为颗粒状坏死物质和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病变似脓肿,又称嗜酸性脓肿。继而虫卵周围出现肉芽组织,并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及少量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后期,虫卵周围出现上皮样细胞,嗜酸性粒细胞逐渐减少,形成晚期急性虫卵结节。
②慢性虫卵结节:急性虫卵结节内的毛蜘死亡后,坏死组织逐渐被吸收,虫卵周围被上皮样细胞、异物巨细胞和淋巴细胞等包围,病变似结核,但无干酪样坏死,又称假结核结节。最后结节纤维化。
2.肝、肠的病理变化及后果
(1)肝脏:虫卵随门静脉血流到达肝汇管区,形成急、慢性血吸虫卵结节,继而纤维化,导致血吸虫性肝硬化,但无明显的假小叶形成是其特点。观,肝表面不平滑,可见粗大的结节状隆起。由于病变主要发生在汇管区,故导致窦前性门脉高压,在临床上较早出现腹水、巨脾和食管下静脉曲张等体征。
(2)肠道:因血吸虫主要寄生于肠系膜下静脉,大量虫卵反复逆血流沉着于直肠及左半结肠的粘膜下层和固有层,导致粘膜充血、水肿,严重者坏死,溃疡形成。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粘液便。慢性期因虫卵反复沉积,溃疡反复形成,最后导致肠壁纤维化或息肉形成,严重者可致肠腔狭窄和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