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男性。诊断为风湿性心肌炎,心功能Ⅲ级,心率110次分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P-R间期0.28秒,对其心力衰竭的治疗最正确的是( )。

  17岁,男性。诊断为风湿性心肌炎,心功能Ⅲ级,心率110次分,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P-R间期0.28秒,对其心力衰竭的治疗最正确的是( )。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要点解析: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心力衰竭的治疗目的是:①预防:预防心力衰竭进行性加重,或防止由心功能不全进展为心力衰竭;②改善或保持病人的生活质量;③延长病人的寿命,提高存活率。治疗原则为去除病因(基础病因的诱因)改力衰竭状态。具体如下:

  

1.一般治疗

  

(1)去除病因:针对基础心脏病进行治疗,如控制高血压,增加缺血心肌的血供,矫正瓣膜结构的异常等;同时注意消除心力衰竭的诱因,感染、快速心律失常和治疗不当是最常见的诱因,应注意识别和治疗。

  

(2)饮食:适当的热量摄入,以防发生肥胖;控制水钠摄入,对严重心力衰竭者24小时液体摄入量应<1000~1500ml。

  

(3)休息:避免体力过劳和刺激,但不宜长期卧床,应进行适量的活动。

  

2.药物治疗:基本用4大类药。

  

(1)利尿剂的应用:利尿剂仍是治疗心衰的主要药物,它能缓解心力衰竭的“充血”症状,疗效确切而迅速。根据利尿剂作用部位的不同,分为3类:

  

①作用于Henle袢的利尿剂:这类药物主要有呋塞米(速尿),用法为20~40mg次,1~3次/d,或20~40mg/次静脉注射,有时用量可高达1000mg/d。这类药物的利尿作用最强,即使在肾小球滤过率低下时亦有明显的利尿剂作用。

  

②作用于远曲小管的利尿剂:代表制剂有氢氯噻嗪,用法为25mg/次,1~3次/d;这类药物作用时间长,但利尿效果不如袢利尿剂,并且依赖于肾小球滤过率。

  

③作用于集合管的利尿剂:主要药物有螺内酯,用法为20~40mg/次,3~4次/d;氨苯蝶啶用法50~100mg/次,1~3次/d,这类药物作用相对较弱,但具有保钾(H+-K+交换)作用,或有直接对抗醛固酮的作用,常与其他利尿药物联合使用。

  

(2)血管扩张剂:扩血管药物用于治疗慢性心衰是治疗学上的里程碑。

  

①硝普钠:同时扩张动脉和静脉,降低心室的前、后负荷。主要用于以心排出量降低、左室充盈压和体循环阻力增高为特征的晚期心力衰竭患者。用法为静脉滴注,起始剂量为0.3μg/(kg min),然后根据血压反应缓慢增加剂量,最大剂量不能超过10μg/(kg min)。最常见的副作用是低血压。大剂量,特别是伴有肾功能不全时,易发生硫氰酸盐或氰化物中毒。

  

②硝酸酯类:主要扩张静脉和肺小动脉。口服制剂有0.5mg含服;二硝酸异山梨酯20mg,2次/日;单硝酸异山梨酯20mg,2次/日,此药生物利用度高,作用持续时间长。但使用时要注意晚上至少保持数小时“无硝酸酯类药物期”,这样有可能避免硝酸酯类耐药。10m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中静滴,初始滴速为10μg/(kg min),可逐渐递增5~10μg/(kg min),注意反射性心动过速及低血压。

  

③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剂(ACEI):主要功能是循环中及局部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兼有扩张小动脉和静脉的作用。能缓解消除症状,改善血流动力学变化与左室功能,逆转左室肥厚,提高运动耐力。更为重要的是其降低病死率的作用优于单纯血管扩张剂,宜首先选用,但不宜用于伴严重肾衰竭、双侧肾动脉狭窄和低血压的病人。最主要的副作用是低血压,尤其是首剂低血压反应,故应注意监测血压,肾功能和血钾。一般不与钾盐或保钾利尿剂合用,以免发生高钾血症。另外咳嗽是这类药物最常见的副作用。常用制剂为卡托普利,初始用量6.25mg,最大剂量为50mg,3次/日;依那普利,初始剂量2.5mg,最大剂量为10~20mg,2次/日;蒙诺初始剂量为5~10mg ,最大剂量为40mg,每天一次。

  

(3)洋地黄类药物:洋地黄已有200多年的应用历史,但仍然是治疗心力衰竭的主要药物。

  

①常用洋地黄制剂及剂量:地高辛片0.25mg/d, 约经5个半衰期(5~7天)后可达稳态治疗血浓度。毛花甘丙(西地兰)注射剂0.2~0.4mg/次,根据病情珂重复使用多次,24小时总量1.0~1.6mg静注;毒毛花苷K注射剂0.25~0.5mg/次,静注。

  

②适应征:中、重度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对心室率快速的心房颤动患者特别有效。

  

③不宜应用的情况: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二度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特别是老年人;单纯性舒张性心力衰竭如肥厚型心肌病;单纯性重度二尖瓣狭窄伴窦性心律而无右心衰竭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尤其在最初24小时内,除非合并心房颤动或(和)心腔扩大。

  

④影响剂量的因素:老年人、心肌缺血缺氧或有急性病变(如急性心肌梗死、肺心病、急性弥漫性心肌炎)、重度心力衰竭、低钾血症或(和)低镁血症。肾功能减退等情况,对洋地黄类药物较,应予减量应用。

  

⑤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很多药物奎尼丁、普罗帕酮、维拉帕米、胺碘酮等与地高辛合用时,后者血清浓度可升高70%~100%,宜将地高辛剂量减半应用。治疗溃疡病的制酸剂可减弱地高辛的作用,宜分开服用。

  

⑥洋地黄毒性反应:胃肠道反应如食欲减退、恶心、等;神经系统表现如头痛、忧郁、无力、视力模糊、黄视或绿视等;心脏毒性,主要表现为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室性二联律、三联律、交界性逸搏心律和非阵发界性心动过速共约占2/3,亦可出现房室传导阻滞。

  

⑦洋地黄中毒的治疗措施:包括立即停用洋地黄;出现快速性心律失常可应用苯妥英钠或利多卡因;异位快速性心律失常伴低钾血症时,可予钾盐静脉滴注,但伴房室传导阻滞者禁用。

  

(4)其他正性肌力药物:为终末期心力衰竭者的非胃肠道用药,一般仅在心脏移植或心力衰竭急性恶化时短期使用。

  

①多巴酚丁胺:是多巴胺的衍生物,具有强烈的选择性β1受体作用,可使心肌收缩力增加,仅有静脉制剂,可产生短期明显的动力学效果。常用剂量为2.5~7.5μg/(kg min),静脉滴注。每疗程一般不超过1周。该药可增加心室性失常和死亡率。

  

②米力农:为磷酸二酯酶剂。使用方法为:50μg/kg静脉注射,然后0.25~0.5μg/(kg min)静脉注射。因其有增加心脏猝死的可能性,不宜长期用于心衰的治疗。

  

③钙增敏剂:如Levosimendan,它能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后3天~6月的病死率,安全性优于多巴酚丁胺。

  

(5)β-阻断剂:尽管它不是心力衰竭的一线治疗药物,但在标准治疗(强心剂、利尿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剂)的基础上,无论是缺血性或非缺血性的稳定性轻、中、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均应使用β-阻断剂。

  

 

  

(6)抗心律失常:主要用于合并房颤、非阵发性或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由于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如心律平)有明显的致心律失常作用,以及不良的血流支力学效应,所以应尽量避免使用。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

  

(7)抗凝治疗:可根据基础疾病和临床表现使用阿司匹林、肝素等,但长期使用这些药物对心力衰竭的影响仍需进一步的观察。

  

3.器械和外科治疗

  

(1)血管重建:尚无对照研究资料支持血运重建(介入疗法或外科手术)治疗能够改力衰竭病人的症状。

  

(2)起搏器和植入型心脏转复除颤器(ICD):心力衰竭合并心动过缓时,应优先考虑房室顺序起搏;对药物无效的反复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发作的心力衰竭患者可植入ICD。

  

(3)血液超滤:用于肺水肿/或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短期治疗,以减轻前负荷或为心脏移植争取时间。

  

(4)心脏移植:心脏移植明显延长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的寿命,增强运动能力。改善生活质量。目前以及移植的5年率可达70%~80%。

延伸阅读:

标签:考点解析

上一篇:医师执业注册的,

下一篇:医患关系法制化趋势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