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污染切口,用“Ⅲ”表示,如阑尾穿孔切口,肠梗阻坏死的手术,各种脓肿的引流术。
2.伤口愈合:甲级——好。乙级——红肿、硬结、血肿、积液。丙级——化脓。
3.术后出血:胸腔手术后,每小时引流出血液量持续超过100ml,就提示有内出血。
8.肠外营养适应证:高位肠瘘;严重烧伤;严重感染;溃疡性结肠炎;坏死性胰腺炎。
26.烧伤面积的分布:头、面、颈——三、三、三;双手、前臂、上臂——五、六、七;躯干前、后、会阴——十三、十三、一;双臀、双足、双小腿、双大腿——五、七、十三、二十一(女:六、六、十三、二十一)。
27.烧伤深度的识别:Ⅰ°红斑状;浅Ⅱ°水泡状;深Ⅱ°红白相间,以白为主;Ⅲ°焦痂状,树枝状栓塞血管。
28.烧伤的患者的补液是晶体:胶体=2:1,每天生理需要量是2000ml。
33.乳腺癌的橘皮征是指皮下淋巴管被癌细胞阻塞,引起淋巴回流障碍,出现线.恶性程度最高的乳腺癌是炎性乳癌。
43.毒物的治疗原则是:终止接触毒物,迅速清除进入体内被吸收或尚未吸收的毒物。
50.有机磷中毒毒蕈碱样症状(M受体):平滑肌痉挛、腺体分泌增多、瞳孔缩小。
58.围生期:孕28W到出生后7d为围生期。小儿的发病率、死亡率最高,衡量一个国家卫生医疗水平的指标。
59.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生后28天。小儿的发病率,死亡率亦很高,仅次于围生期。
62.学龄前期:自3周岁至6~7岁入小学前为学龄前期,此阶段特点为智力发育非常快。
64.青春期:女童11~12至17~18岁,男童13~14至19~20岁,体格发育的第二个高峰。这个时期形成第二性征。
65.生长发育的特点:神经系统发育——先快后慢;一般规律: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
67.出生时身长:50cm。1岁时身长:75cm。2岁时身长:87cm。
69.新生儿出生时头比胸大,胸围比头围小1-2cm为32cm。1岁时胸围=头围:46cm。2-12岁胸围≈头围+年龄-1cm。
72.3个月能抬头时出现颈椎生理弯曲。6个月后能坐,出现胸椎生理弯曲。1岁左右开始行走,出现腰椎生理弯曲。
74.疫苗:麻疹:8个月;百白破:3,4,5月;卡介苗和乙肝疫苗:出生后。
78.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最早出现的骨骼变化即颅骨软化,3-6个月婴儿。
81.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足月儿出生2周后——维生素D400IU/日,一直到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