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机器人通过执业医师考试 未来可助医生会诊

  厉害了机器人通过执业医师考试 未来可助医生会诊,“四场时长150分钟的考试,场均用时15分零8秒,考分456分,超及格线年临床执业医师综合笔试测试成绩单,数据显示,在全国同期53万名考生中,这一成绩可排中上等。“晓医”是机器人,名为“智医助理”,今年2月份由-讯飞联合实验室开发,能够实现自主学习、自主推理、自主判断。联合实验室主任吴及称,“智医助理”通过考试并非得益于“题海战术”,而是针对医考需求研发,使其具备词汇、句子、段落间的多层次推理能力,应用后,将有助于提升医生的诊断精度,缩短诊疗周期。其表示,机器人起到辅助诊疗作用,不会尝试代替医生进行诊疗,更不会取代人。8月26日,2017年度全国临床执业医师综合笔试测试首日。这一天,53万名医学生及医疗从业人员,参加了这场考试。一名特殊的“考生”,也在这一天迎来了挑战。作为-讯飞联合实验室(下称联合实验室)的重要项目,人工智能系统“智医助理”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安徽省卫计委指导、国家医学考试中心监管下,参加了为期两天,前后四场的笔试。新京报记者从联合实验室获悉,“智医助理”所在考场,是国家医学考试中心指定的断网、无信号考场,答题过程由市国信公证处全程公证,做到“严格公证、考场、断网屏蔽、现场监督”。这是全球范围内,人工首次与人类考生同步参与“国家级”职业资格认证考试,人工智能技术在医学领域的首次应答能力测试。两天下来,每场考试时间是150分钟,“智医助理”机器人的实际答题时间分别为17分36秒、13分46秒、5分09秒和16分44秒,场均用时15分零8秒。11月14日,联合实验室对外通报称,经过专家阅评,“智医助理”总分456分,位居全国考生中高等水平,分数超过今年安徽省90%以上考生。这也是全球范围内,机器人首次通过医学领域综合笔试。“智医助理”从立项到通过医考,前后共9个月。今年2月14日,大学多信号与智能信息处理实验室与科大讯飞AI研究院、讯飞医疗公司共同组建医考系统研发团队,由联合实验室负责核心算法研究和核心引擎开发。这不是人工智能技术初次涉足医疗领域。安徽省立医院院长许戈良在接受当地采访时曾介绍,2016年6月,安徽省立医院与科大讯飞合作研发人工智能医学影像辅助诊断系统。一年来,这一系统通过学习68万张肺部CT影像资料,在省立医院CT室辅助医生诊断了约11000人次的CT影像资料,诊断准确率达94%。此后,依托人工智能技术的安徽省立智慧医院成立,这也是国内首家。医院内,智能导诊导医机器人、人工智能医学影像辅助诊断系统等人工智能设备都已进入应用阶段。即便如此,对于人工智能而言,要想通过医学综合测试,技术上仍然存在难度。记者了解到,“智医助理”初代产品做模拟测试题时,得分只有100多分,在学习了近百万张医学影像资料、53本专业医学教材、200万去标识化线万医疗文献及病历报告,经历不断迭代和研发后,最终取得高分。

  拥有海量知识库 能进行综合分析机器人通过执业医师笔试,成绩高于多数考生,一时间引发关注。一种观点认为,“智医助理”的得分秘诀是“题海战术”,依赖电脑强大的记忆能力。对此,联合实验室主任吴及予以否认。吴及介绍,笔试的题型每年都在变化,因此对于机器来说,每年的笔试都是“全新”。此外,笔试题型可分为“知识点型”和“病例型”两种,2013年以来,新的考试大纲要求加强对临床思辨能力的考核,导致“病例型”试题比例在不断提升,目前已经达到50%以上。因此,单纯依靠记忆能力和快速检索能力答题,显然行不通。其表示,“智医助理”通过医考,是因为其具备了自主学习、自主推理、自主判断能力。新京报记者了解到,由于人工智能技术首度被运用至医考领域,研发团队无经验可循。在研发初期,一个难题出现:医学知识体量大而复杂,传统知识图谱技术无法满足描述医学知识的需要,要让机器学习并懂得运用更难。针对这一现状,吴及称,联合实验室提出一整套名为“语义张量”的方法,即针对医考需求,将包括医学本科教材、临床指南和经典病例等在内的海量资料录入,使其拥有庞大的医学知识库,做到“有的学”。此外,通过“关键点语义推理”、“上下文语义推理”、“链语义推理”等算法,提升机器的文字推理能力,让其“会学”。也就是说,“智医助理”在获得专业知识库后,通过技术革新使其具备深度思考、综合运用能力,并最终完成医学知识测试。这一过程中,机器将完成从推理到分析判断的过程。吴及介绍,在答题时,机器人先对题干和单个选项进行分析,同步在知识库中搜寻每个选项成为正确答案的可能条件,再对题干、选项和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最终作出判断。

  研发者:人工智能不会取代人类新京报记者获悉,“智医助理”将于明年3月在全国推广,由于其仅通过笔试测试,没有参加实践技能测试,目前还无法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人工智能技术有无可能替代人类?联合实验室给出否定答案。项目负责人之一、科大讯飞医疗总经理陶晓东曾公开表示,独自行医不会是“智医助理”发展方向。其称,实际诊疗过程中常有突发情况,人工智能技术目前只是掌握了专业知识,还不能完全实现对知识的运用。吴及也表示,机器人能够起到辅助诊疗作用,但不会尝试代替医生进行诊疗,更不会取代人。按照联合实验室的计划,“智医助理”应用后,将用于开展医学教育、规范化培训方面研究,另外,也将辅助医生进行临床诊疗,有助于提升医生诊断精度,缩短诊疗周期,起到“医疗秘书”作用。例如,传统的阅读病历和入院记录工作,技术要求不高,但需耗费医生大量精力,未来可由机器人进行,并通过理解和提取信息,给出初步诊断。此外,在后续观察中,“智医助理”还可以提供更多诊疗供医生选择。“帮助60分的医生做80分的事情,让90分的医生少做60分的事情。”目前,“智医助理”项目已与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合作,共同探索人工智能在医学考试领域的进一步应用。

  声明: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中国机器人网(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延伸阅读:

上一篇:最新临床助理医师试题

下一篇:2020年乌兰察布市临床助理医师考试现场确认时间及地点安排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