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仲涛:疫情冲击下银行创新与转型实践

  吕仲涛:疫情冲击下银行创新与转型实践,2020年年初疫情的爆发,既改变了我们的金融生活,加速了金融业务结构和服务模式调整,也给金融业金融服务提出了很多新课题,金融业应该充分利用科技手段,紧抓机遇,提升线上金融服务效率,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

  疫情期间,银行线上业务量显著增加,工行依托云计算、分布式等新技术搭建的科技平台,为客户提供7×24小时“无接触式”金融服务;迅速上线万名客户经理为客户提供线上便捷金融服务。此外,工行推出了“公益捐款”手续费全免服务,支持7×24小时实时到账,并配套权限自助变更、刷脸大额转账等特色功能,有效降低客户到店临柜办理业务风险。

  作为国内最大的综合金融服务“供应商”,疫情期间,工行依托自主构建的开放融合跨界生态,采用了生态化的部署模式,先后推出应急物资管理系统、人员健康信息登记管理系统,无偿提供给各级疫情防控指挥部、卫建委及医疗机构等防疫重点单位和企业社区使用。目前,相关系统已覆盖近30个省份,累计服务企业2.6万余家,为公众提供了安全、便捷的服务,用金融科技的力量反哺社会,切实践行科技支持民生发展。

  疫情发生后,工行积极运用金融科技手段,加强线上业务服务,提升服务便捷性和可得性,创新推出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工行从2015年开始就启动了IT架构转型,2018年开始全面实施“智慧银行ECOS工程”建设,经过历时五年、举全行之力的集中攻关,于2019年11月发布智慧银行生态系统ECOS1.0,构建了“主机+开放平台”双核心IT架构,打造了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一系列领先的金融科技平台,推出了手机银行5.0、工银e企付等多款智慧产品,构建了以API和金融云双轮驱动的开放融合的跨界生态等。

  随着我国疫情趋于稳定,经济也将逐步回到正常轨道,数字化转型仍然是下一阶段的主要发展方向。此次疫情期间,线下网点触达C端客户的业务模式无疑受到了疫情严重影响,线上服务渠道的重要性凸显。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在全面保障防疫期间线上金融供给和服务的同时,敏锐把握新的用户场景,加大创新线上化力度,加快推动数字化转型。

  金融业作为经济的血脉,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疫情的爆发,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建立健全金融业危机管理机制的必要性。我们应进一步研究建立突发金融公共事件的防控体系,制订突发金融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办法,确保银行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营,实现金融服务不间断。

  随着电子钱包、线上刷卡等线上交易的激增,数字人民币应运而生,我们应该积极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研究构建基于数字人民币的支付新生态,提升交易流程的智能化水平,提高支付效率特别是跨境支付的效率,建立更为开放的支付环境,争取国际领先优势。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银行转型发展的历史交汇期,金融业数字化转型已经进入“换道竞争”新阶段,金融科技成为推动数字化转型的“新引擎”。工商银行也将与各位同仁一道,在金融创新与转型发展的道路上,努力提供“工行实践”,贡献“工行智慧”。

延伸阅读:

标签:实践技能

上一篇:【文明实践在庞家】科普大篷车开进庞家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