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为医学生架起临床实践立交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这是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要求和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基本建设,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本报今日推出“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系列报道”,对医学人才、法学人才和农林人才的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深度分析和报道,敬请读者关注。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医学生只有参加大量的临床实践,才能在医疗实践中增长才能,提高操作技能和临床诊治能力。而医学生动手操作及临床实践能力的高低,是评价医学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记者了解到,因缺乏有效的行政干预,目前教学医院大多把主要精力放在医疗、科研方面,对临床实践教育重视不够。随着医疗纠纷的增多,很多患者排斥医学生进行的医学实践活动。在此背景下,该如何提高医学生的实践能力?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日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召开“早期接触临床”课程教学说明动员会,2009级临床八年制全体学生参加。医学院要求学生通过实践教学,了解医生职业的内涵,理解病患中的生命,增强医学生“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早期接触临床”课为指定选修课。每个学生在入学之初都要进行为期5天的临床实践,在12所附属医院负责老师的安排下完成实践学习内容。课程成绩将以“早期接触临床”实践记录及学生的学习体会或调研报告等形式进行考核。
上海交大医学院副院长黄钢教授告诉记者,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年,就要让他们意识到作为医学生的责任以及今后他们将要在医疗卫生领域承担的使命。为此,学校在学生第一年学习中引入了早期接触临床的教学内容。
“早期接触临床实践教学实施9年来,学院从课程内容设计、带教教师选拔、学生组织等方面不断完善。这一教学对医学生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在学生的成长中有着其他课程不可取代的作用。”学校附属医院的带教老师说。
与此同时,以“拓展视野,启迪思维,提高能力,注重创新”为指导思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以探究未知问题为基础,设计综合性实验为载体,构建了开放式、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教学模式。
该校在“探究式学习”的科研基础训练中实行导师制。在导师指导下,大二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利用图书馆及互联网广泛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在“探究式学习”教学中,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下与导师充分讨论,提出了具有一定创新性和可行性的课题。学院还设立了大学生科研基金资助学生课题研究,每个课题资助经费1万元左右。
有关专家认为,实验中学生应用已学知识、利用先进仪器开展课题研究,有利于了解科学发展的前沿。更重要的是,在充满浓厚学术氛围的环境中,学生耳濡目染、亲身感受创新气息,为日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
“皮肤病变形态复杂,上理论大课一堂课下来很多同学会是一头雾水。而在老师指导下,通过问史、查体、讨论直接向病人学习,我们收获真的很大。这是以前死背书本、死记图谱做不到的。”这是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学生对模块教学的感受。
如何提升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直是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思考和实践的课题。近年来,该院以第二临床学院为试点,尝试从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转变,开展了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口腔科学和皮肤性病学的模块教学改革。
模块教学打破了原有的课程界限,如内科学、外科学等,构建了呼吸、循环、消化、泌尿等器官系统教学模式,依据边做边学的教学理念,改变了以往以理论大课授课为主的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同时,模块教学的考核实行了“以能力为基础”的评估模式。
根据新的教学模式,教师直接将学生带入病房、门诊,将医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配到眼、耳、口、皮病房进行轮转。同时,根据专科情况,结合实际病例安排小组讨论和教学查房。
在新模块的考核中,技能考核和理论考核各占成绩的50%。其中,技能考核包括交流技能、体格检查、病历书写、专科技能、职业道德、医学伦理。轮转结束时,学生还需提交一份“以病床为单位的临床观察与思考”,汇报学习体会。
“以前觉得枯燥的看书背书,现在变成了饶有兴致的事情,因为随着实践的深入,心中的疑问一个个被解开,自信心也随之提升,学习真是一件相当有‘味道’的事。”作为模块教学改革的实践者和受益者,该校临床医学专业首届八年制2004级学生感觉收获良多。
据了解,模块教学改革实施以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变浓了,实践动手能力变强了。通过在实践中学习,学生还懂得了如何尊重病人、了解病人。来自用人单位的反馈是:这些学生的交流能力更强,在执业医师指导下的动手能力更强。
今年4月,由教育部主办的首届全国医学院校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在北京举行,复旦大学、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19所全国“重量级”医学院校参赛。在切口消毒、静脉穿刺等30多种临床技能的比赛中,南京医科大学代表队凭借雄厚实力获得一等奖。
医学生临床技能大赛“全国第一”的背后,是南京医科大学医学实践教学的不断创新。从“基础课教学实验室管理体制创新”到“微机化实验教学系统研制”、“数字化虚拟实验室建设”、“模拟诊疗、临床一体化教学及仿真临床技能考核”,该院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临床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在学科调整优化的基础上,南医大着力实施教学实验室、实践教学精品课程和教材一体化建设,建立了实验课程教学、技能操作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四模块”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即基础性实验模块、综合性实验模块、拓展性实验模块、临床实践教学模块。
基础性实验模块,以基础性教学内容和规范化操作训练为主;综合性实验模块,以器官、系统或疾病为中心设置综合性实验课程;拓展性实验模块,必修课内在教师指导下开展自设计实验,必修课外开展科研兴趣小组活动等;临床实践教学模块,实行模拟、实训和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教学。
在南京医科大学,学生的各项实习内容被量化、细化,并以学分制形式进行记分、考核。为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学校先后开展了有利于学生贴近临床的“情景模拟”诊疗教学,有利于学生提高创新能力的开放性研究性教学,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网络化教学,学生技能操作不及格不能正常毕业。
新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使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显著提高。近几年,南医大临床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超过全国平均通过率十多个百分点。今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该校考生实践技能考试通过率超过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