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生命体征PPT

  技能-生命体征PPT?技能-生命体征.PPT_教学案例/设计_教学研究_教育专区。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什么是生命体征 ? 生命体征是T、P、R、Bp的总称。是衡 量机体状况的标准,是机体内在活动的 客观反应,是评价生命活动质量的重要征 象。 考点: 1. 了解正常人体生命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什么是生命体征 ? 生命体征是T、P、R、Bp的总称。是衡 量机体状况的标准,是机体内在活动的 客观反应,是评价生命活动质量的重要征 象。 考点: 1. 了解正常人体生命体征产生的相关知识 2. 熟悉正常人体的生命体征及其生理变化, 异常生命体征的原因及病理机制。 3. 掌握异常生命体征的常见类型,表现及护 理。 4. 运用:学会观察异常的生命体征现象并实 施护理。 5. 综合运用:能够熟练测量体温,脉搏, 呼吸,血压。 第一节 体温的评估与护理 体温 是指身体的温度,是机体进行新 陈代谢和骨骼肌运动产生热量的结果。是正 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一、 分 类 1.体核温度:身体内部胸腔、 腹腔,中 枢神经的温度-较高且较稳定 2.体表温度:皮肤温度-可随环境温度和 衣服厚薄而发生轻微变化,低于体核温度。 一、正常体温的生理变化 (一)体温的形成 体温是有糖、脂肪和蛋白质三大营 养物质氧化分解而产生的 肝脏、骨骼肌 产热 食物氧化 骨骼肌运动 化学方式 体温 皮肤、呼吸 排尿、排便 散热 辐射、传导、 对流、蒸发 物理方式 (二)产热与散热 1、产热过程:机体的总产热量 包括基础代谢、食物特殊动力作 用和肌肉活动所产生的热量。基 础代谢是产热的基础,基础代谢 高,产热量就多。 2、散热过程:主要散热部位:皮 肤—70%,肺—29%,排泄—1%。 散热方式:辐射 传导 对流 蒸发 蒸发:是液体变为气体的过程。 二种形式:不感蒸发 可感蒸发(出汗) 不感蒸发:低温环境中,虽没有汗液 分泌,但皮肤和呼吸道都有水分渗出而 被蒸发掉,称不感蒸发。人体每天不感 蒸发量为400-600ml,婴幼儿较成人多, 因此更易引起脱水。 可感蒸发(出汗):是可意识到的有 明显的汗液分泌。 安静时,环境温度30。C→发汗 湿度大,环境温度25。C→发汗 劳动或运动时,环境温度20。C以下→发 汗 (三)体温调节:体温调节中枢 位于下丘脑 (1)散热调节(下丘脑前部) (2)产热调节(下丘脑后部) (1)散热调节(下丘脑前部): 当外界环境温度高于人体温度 时,可通过下列机制调节 a 使皮肤血管扩张, 血流量增加,通 过辐射散热; b 增加出汗与加速 呼吸; c 降低细胞代谢 作用; d 减少肌肉活动。 散热增加 体温下降 产热减少 (2)产热调节(下丘脑后部): 当外界环境温度低于人体温 度时,可通过下列机制调节 a 使末梢血管 收缩,减少 由辐射散热; b 通过交感神 经直接抑制 汗腺活动, 减少排汗; c 提高组织的代谢率, 通过甲状腺和肾上腺 髓质的激素分泌活动 的改变来调节机体的 代谢率; d 发生寒战,通过机体 神经改变骨骼肌的活 动,寒战产热; 散热减少 产热增加 体温升高 (四)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化 部位 口腔 直肠 腋窝 平均温度 36.3-37.2℃ 36.6-37.7℃ 36-37℃ 个体温度可较正常的平均值增 减0.3-0.6℃ ,均属正常范围。 生理变化: 1、昼夜:清晨2-6时体温最低,下午2-8时 最高,变化幅度一般不超过1℃ 。 2、年龄:幼儿体温较高,每增加10岁,体 温下降0.5℃ 。 3、性别:女性比男性体温高0.3℃ ,女性 在排卵后至月经期前和妊娠早期,体温 可轻度升高,与孕激素的分泌有关 4、环境:环境温度高时,体温相对偏高。 5、运动:活动时,体温偏高。因此,测 量体温时病人应安静,小儿防哭闹。 6、饮食:重要是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可 使 体 温 升 高 0.3℃ 左 右 。 因 此 一 般 在进食后半小时测量。 7、情绪:激动→交感神经兴奋性↑→儿 茶酚胺分泌↑→体温↑。 二、体温评估 (一)体温过高(发热) 1、定义:由于致热原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 或体温中枢功能障碍等原因导致体温超 出正常范围。 2、病因(1)感染性发热:由各种病原体 引起,如细菌、病毒,占发热的90%。 (2)非感染性发热吸收热、中枢热。 3、临床表现 分期 特点 表现 方式 体温上升期 体温持续期 体温下降期 产热>散热 产热=散热 散热>产热 体温↑、皮肤干燥、 骤升/ 无汗,寒战。 渐升 皮肤潮红、出汗、 心率↑、呼吸加深 加 快 、 Pao2↓ 、 呼 高水平 碱、神经系统、消 化系统泌尿系统症 状 大量出汗、可脱水 骤 降 / 体温趋于正常。 渐降 有关退热期的特点,错误的是 A散热增加产热趋于正常 B 皮肤干燥 C有骤退和渐退两种 D有可能出现 休克等 答案:B 4、发热类型 (1)低热: 37.5℃ -37.9℃ (2)中等热:38.0℃ -38.9℃ (3)高热: 39.0℃ -40.9℃ (4)超高热:超过41℃ 热型 (1)稽留热:体 温 升 高 达 39~ 40℃ , 持 续 数 日 或数月,24h不超过 1℃ , 波 动 幅 度 很 小。常见于急性传 染病,如伤寒、肺 炎。 (2)驰张热:体 温在39℃以上, 波动幅度大,24 小时内温差达1℃ 以上,最低温度 仍高于正常水平。 见于败血症,风 湿热。 (3)间歇热: 体温在39℃以上, 高热与正常体温 交替进行。见于 疟疾等。 (4)不规则热: 体温在一日中的 变化不规则,持 续时间不定。见 于流行性感冒、 肿瘤等。 体温高低不一日差大于1°c但最低温度 仍在正常水平以上的热型,称为 A 驰张热 B 稽留热 C 间歇热 D不规则热 答案:A 4)伴随症状 寒战 出血现象 结膜充血 关节肿痛 淋巴结肿大 肝、脾肿大 单纯疱疹 意识障碍 病例 女患,35岁,以持续高热1周为主诉入 院,体温在39~400C,24小时内体温波动在 10C以内脉搏108次/分,呼吸24次/分,意识 清楚,面色潮红,口唇干燥,食欲不振,请 说说你采取哪

延伸阅读:

上一篇:最新急救技能考核标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