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医生学历补偿教育 实践技能培训 内容:参照执助实践考试要求进行项目训练 ? ? ? 1.血压(间接测量法) 2.眼(眼球运动、对光反射) 3.浅表淋巴结、颈部(甲状 腺触诊、气管触诊) 4.外周血管检查 5.胸部视诊 6.胸(肺)部触诊 7.胸(肺)部叩诊 8.胸部(肺)听诊 9.心脏视诊 10.心脏触诊 ? ? ? ? ? ? ? ? ? ? ? ? ? ? ? ? ? 11.心脏间接叩诊 12.心脏听诊 13.腹部视诊 14.腹部触诊 15.肝脾触诊 16.腹部叩诊 17.腹部听诊 18.深、浅反射 19.脑膜刺激征 20.锥体束病理反射 ? ? ? ? ? ? ? ? ? ? ? ? 21.吸氧术 22.电动吸引器吸痰术 23.人工呼吸 24.胸膜腔穿刺术 25.腹腔穿刺术 26.腰椎穿刺术 27.骨髓穿刺术 28.手术区消毒 29.清洁伤口换药 30.戴无菌手套 31.穿、脱隔离衣 32.穿、脱手术衣 33.插胃管 34.导尿术 35.放性伤口的止血包扎 36.脊柱损伤的搬运 37.胸外心脏按压 38.简易呼吸器的使用 39.三腔二囊管 40.止血法外科手术基本操 作 (切开、止血、缝合、 打结与拆线.骨折现场急救固定技术 43.清创术 44.气管插管术 (一)血压(间接测量法)6分 (1)检查血压计(1分); 先检查水银柱是否在“0”点。 (2)肘部位置正确(1分); 肘部置于心脏同一水平。 (3)血压计气袖绑扎部位正确、松 紧度适宜(1分); 气袖均匀紧贴皮肤缠于上臂,其下缘 在肘窝以上约2~3cm,肱 动脉表面。 (4)听诊器胸件放置部位正确(1分); 胸件置于肱动脉搏动处(不能塞在气袖下)。 (5) 测量过程流畅,读数正确(2分); 向气袖内充气,边充气边听诊,肱动脉搏动 声消失,水银柱再升高20~30mmHg后,缓慢放气, 双眼观察汞柱,根据听诊和汞柱位置读出血压值。 考官可复测一次,了解考 生测定血压读数是否正确。 2.眼(眼球运动、对光反射) (6分) (1)眼球运动检查方法 检查者用手指尖,于受检查者眼前30~ 40cm,嘱病人头部不动,眼球随目标物方向 移动,一般按左、左上、左下,右、右上、 右下6个方向的顺序进行。 (2)对光反射(间接、直接)检查方法 ①直接对光反射是将光源直接照射被检查者 瞳孔,观察瞳孔变化。 ②间接对光反射是指光线照射一眼时,另一 眼瞳孔立即缩小,移开光线,瞳孔扩大。间接对 光反射检查时,应以一手挡住光线,以防光线照 射到要检查之眼而形成直接对光反射。 (3)眼球震颤检查方法正确 嘱被检查者头部不动,眼球随医师手指所示 方向垂直、水平运动数次,观察眼球是否出现一 系列有规律的快速往返运动。 3. A 浅表淋巴结 B 颈部(甲状腺、气管触诊) A (1)颈部淋巴结检查 检查时,嘱被检查者头偏向检查 侧,放松肌肉,有利触诊。医师手指 紧贴检查部位,由浅及深进行滑动触 诊,一般顺序:耳前、耳后、乳突区、 枕骨下区、颈后三角、颈前三角。 (2)腋窝淋巴结检查 检查腋窝时面对被检查者, 检查者应一手将被检查者前臂稍 外展,以右手触诊被检查者左侧 腋窝,左手检查右侧腋窝,检查 腋窝两侧由浅及深至腋窝顶部。 (3)锁骨上淋巴结检查 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头部稍向前屈, 检查者用左手触病人右侧,右手触病人左侧,由 浅部逐渐触摸至锁骨后深部。 (4)腹股沟淋巴结检查 被检者平卧,检查者站立于被检者右侧,右 手四指并拢,以指腹触及腹股沟,由浅及深滑动 触诊,先触摸腹股沟韧带下方水平组淋巴结,再 触摸腹股沟大隐静脉处的垂直组淋巴结。左右腹 股沟对比检查。 (5)触及到淋巴结时要能表述部位、大 小、质地、数量、活动度、有无粘连、压痛、 局部皮肤变化等八项。 B (1) 甲状腺触诊手法 检查甲状腺时一定要求患者做吞咽动作, 由于甲状腺借筋膜组织与气管相连,故随吞 咽动作上下移动。 ① 甲状腺峡部触诊:检查者站于受检 查者前面,用拇指(或站于受检者后面用示 指)从胸骨上切迹向上触摸,可触到气管前 软组织,判断腺体有无增大和肿块。 ② 甲状腺侧叶触诊: 一手拇指施压于一叶甲状软骨,将 气管推向对侧,另一手示、中指在对侧胸 锁乳突肌后缘向前推挤甲状腺侧叶,拇指 在胸锁乳突肌前缘触诊,受检者配合吞咽 动作,重复检查,可触及被推挤的甲状腺。 用同样方法检查另一叶甲状腺。注意在前 位检查时,检查者拇指应交叉检查对侧, 即右拇指查左侧,左拇指检查右侧。 ③ 后面触诊: 被检者取坐位,检查者站在被检查 者后面,一手示、中指施压于一叶甲状 软骨,将气管推向对侧,另一手拇指在 对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前推挤甲状腺, 示、中指在其前缘触诊甲状腺。再配合 吞咽动作,重复检查。用同样方法检查 另一侧甲状腺。 (2)要能表述甲状腺肿大程度, 对 称性,硬度,表面光滑,有无 结节,压痛感等。 (3)检查气管方法 检查时让受检查者取舒适坐位或仰卧位, 使颈部处于自然正中位置,检查者将示指与 环指分别置于两侧胸锁关节上,然后将中指 置于气管之上,观察中指是否在示指与环指 中间,或以中指置于气管与两侧胸锁乳突肌 之间的间隙,据两侧间隙是否等宽来判断气 管有无偏移。 4.外周血管检查 水冲脉、枪击音、毛细血管搏动征统称 为周围血管体征,是因脉压差增大造成,主 要见于严重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甲亢等。 (1)脉搏 检查者以示指、中指,环指指腹平放于 被检查者手腕桡动脉处,数其每分钟搏动次 数和感知其律。 (2)测毛细血管搏动征及水冲脉方法正确 ⑴ 细血管搏动征:用手指轻压被检查 者指甲末端或以玻片轻压被检查者口唇粘膜, 可使局部发白,发生有规律的红、白交替改 变即为毛细血管搏动征。 ⑵ 水冲脉:检查方法是握紧被检查者 手腕掌面,示指、中指、环指指腹触于桡动 脉上,遂将其前臂高举超过头部,有水冲脉 者可使检查者明显感知犹如水冲的脉搏。 (3)射枪音检查,操作正确 枪击音:在股动脉搏动处,轻放听诊器 胸件可闻及与心跳一致短促如射抢的嗒嗒声。 胸部 5.胸部视诊 (1)能指出胸部体表主要骨骼标志(肋脊角、 剑突、胸骨角、肋间隙)、主要垂直标志线(锁 骨中线、腋前线、肩胛线)及主要自然陷窝(锁 骨上窝、锁骨下窝、胸骨上窝、腋窝); (2)在视诊胸廓形状等内容方面,能提到桶 状胸、扁平胸、肋间隙是否饱满、乳房是否对称、 脊柱形态等。注意胸壁皮肤、浅静脉。 (3)视诊呼吸运动的主要内容时,能提到呼吸 频率、呼吸节律者. 6.胸(肺)部触诊 (1)胸部(廓)扩张度双手触诊方法 ①前胸廓扩张度的测定:两手置于被检查者 胸廓下面的前侧部,左右拇指分别沿两侧肋缘指 向剑突,拇指尖在前正中线两侧对称部位,两手 掌和伸展的手指置于前侧胸壁(或也可取后胸廓 扩张度的测定,则将两手平置于被检查者背部, 约于第10肋骨水平,拇指与中线平行,并将两侧 皮肤向中线轻推。) ②嘱被检查者作深呼吸,观察比较两手感触 到胸廓的活动度情况。 (2)语音震颤触诊方法 ①检查者将左右手掌的尺侧缘轻放于被 检查者两侧胸壁的对称部位,然后嘱被检查 者用同等强度重复轻发“yi”长音。 ②自上至下,从内到外比较两侧相应部 位两手感触到语音震颤的异同、增强或减弱。 (3)胸膜摩擦感操作方法。 操作手法同胸廓触诊,部位常于胸廓的 下前侧部,当被检查者吸气和呼气时均可触 及 。 7.胸(肺)部叩诊 (1)间接叩诊: 教材p31 ①以左中指的第一、二节作为叩诊板指, 平紧贴于叩击部位表面,右手中指以右腕关 节和指掌关节活动叩击左手中指第二指骨的 前端或第一、第二之间的指关节。 (2)直接叩诊手指方法正确 检查者用中指掌侧或将手指并拢以其 指尖对被检查者胸壁进行叩击。 (3)叩肺下界移动度 教材P31 ①患者在平静呼吸时,检查者先于被 检查者肩胛线叩出肺下界的位置,然后嘱 被检查者作深吸气后并屏住呼吸的同时, 沿该线继续向下叩诊,当由清音变为浊音 时,即为肩胛线上肺下界的最低点。 ②当患者恢复平静呼吸时,再嘱 作深呼气并屏住呼吸,然后由上向下 叩诊,直至清音变为浊音,即为肩胛 线上肺下界的最高点。 ③能讲述最高至最低点之间距离 (6-8厘米)即为肺下界移动度的。 8.胸部(肺)听诊 (1)听诊方法、顺序 听诊的顺序一般由肺尖开始,自上而下分 别检查前胸部、侧胸部和背部,而且要在上下、 左右对称部位进行对比。 (2)能表述肺部听诊四种主要音的名称 正常呼吸音、异常呼吸音、罗音、胸膜摩 擦音。 教材P32 乳 (1)视诊 房 观察对称性、乳房表面情况(皮肤颜色、浅静脉、 有无红肿等)及乳头(位置、大小、对称、有无倒置 或内陷)。 (2) 触诊 1.体位 2.方法 3.程序 心 脏 图 心脏泵血 9.心脏视诊 (1)心脏视诊方法 ①被检查者仰卧位,暴露胸,检查者在 其右侧。 ②开始时检查者视线与被检查者胸廓同 高,观察心前区有无隆起及异常搏动。 ③然后,视线逐步高于胸廓,全面观察 心前区。 (2)观察心前区隆起与凹陷、心 尖搏动、心前区异常搏动三个主要内 容,并能指出其部位; 能指出心尖搏动部位:在左侧第 五肋间隙锁骨中线)触诊手法正确(3分); ①检查者右手掌置于被检查者心前 区开始触诊(1分)。 ②然后逐渐以手掌尺侧小鱼际或示 指、中指、环指并拢,以其指腹进行触诊 (1分)。 ③触诊时手掌按压力度适当(1分)。 (2)在心尖搏动区(可用单一示指指腹) 确认心尖搏动,并能表达搏动所在体表位 置(2分); (3)触诊震颤、心包摩擦感(2分); ①震颤: 用手掌或手掌尺侧小鱼际 肌平贴于心前区各个部位,以触知有无微 细的震动感(1分)。 ②心包摩擦感:用上述触诊手法在心 前区胸骨左缘第4肋间触诊。或说出如何 能使触诊满意的条件(前倾位、收缩期、 呼吸末、摒住呼吸(1分)。 11.心脏间接叩诊(7分) (1)叩诊手法、姿势正确(2分); 以左手中指为叩诊板指,平置于心前区拟 叩诊的部位。或被检查者取坐位时,板指与肋 间垂直,当被检查者平卧时,板指与肋间平行。 (2)心脏叩诊顺序正确(2分); ①先叩左界,后右界,由下而上,由外向 内。左侧在心尖搏动外2~3cm处开始叩诊,逐 个肋间向上,直至第2肋间(1分)。 ②右界叩诊,先叩出肝上界,然后于其上 一肋间由外向内,逐一肋间向上叩诊,直至第2 肋间(1分)。 (3)叩出正常心浊音界,并能在胸廓体 表量出心浊音界(3分)。 叩诊手法同前,自左侧心尖搏动外2-3cm处 开始叩诊,由外向内闻及由清变浊时作出标记, 并测量其与胸骨中线垂直距离,再逐一肋间向上 叩诊直至第二肋间,将其标记点画成连线。右侧 方法同上,将心浊音界标记点画成连线。正常人 心相对浊音界: 右 界(cm) 肋间 左 界(cm) 2-3 Ⅱ 2-3 2-3 Ⅲ 3.5-4.5 3-4 Ⅳ 5-6 (左锁骨中线 骨中线cm) 评分办法: ①方法和结果正确(3分)。 ②方法和结果基本正确(2分)。 ③方法和结果基本正确,画出心 浊音界不正确(1分)。 12.心脏听诊(7分) (1)能正确指出心脏瓣膜各听诊区(3 分); 二尖瓣区:左锁骨中线内侧第五肋间隙处 肺动脉瓣区:胸骨左缘第二肋间 主动脉瓣区:胸骨右缘第二肋间 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 三尖瓣区:胸骨体下端近剑突处 12.心脏听诊(7分) (2)听诊顺序正确(2分); 从二尖瓣区开始 肺动脉区 主动脉区 主动 脉第二听诊区 三尖瓣区,逆时针方向或称倒8字。 (3)能表达心脏听诊主要内容(2分)。 心率、心律、正常心音、心音改变、心脏杂 音、心包摩擦音等。 教材P35 腹 部 13.腹部视诊(教材P37) (1)腹部的体表标志:肋弓下缘、腹上角、 腹中线、腹直肌外缘,髂前上棘、腹股沟、脐) 及分区(4区法、9区法)表述正确并能在腹部 指示; ①能讲出6个体表标志的1分,讲出3~5个 得。 ②能表述4区法、9区法两种划分法的得1分, 只会一种分区法得。 (2)视诊方法正确(教材P38 ); ①被检查者平仰卧,充分暴露全腹,双 腿屈曲,嘱被检查者放松腹肌,检查者在其 右侧。 ②检查者视线与被检查者腹平面同水平, 自侧面切线方向观察。 ③再提高视线自上而下视诊全腹 (3)能表述视诊主要内容。 ①腹部外形、膨隆、凹陷、腹壁静脉 ②呼吸运动、胃肠型和蠕动波、皮疹、 色素等 14.腹部触诊(教材P39 ) (1)浅部触诊手法、顺序正确; ①检查者立于被检查者的右侧,前臂应在 腹部表面同一水平,先以全手掌放于腹壁上, 使患者适应片刻,并感受腹壁紧张程度,然后 以轻柔动作开始触诊。(1分)。 ②从左下腹开始,逆时针方向进行触诊, 触诊时手指必须并拢,应避免用指尖猛戳腹壁 (1分)。 ③检查每个区域后,检查者的手应提起并 离开腹壁,不能停留在整个腹壁上移动(1 分)。 (2)在下列项目触诊中操作方法正确。 ①腹部异常包块触诊:触及异常包块时应注意: 位置、大小、形态、质地、压痛、移动度。 ②腹壁紧张度:手温暖,指甲短,站右侧,全手 掌放于腹壁上使患者适应片刻,感受腹肌紧张程度 ③压痛及反跳痛:检查者用手触诊被检查者腹部 出现压痛后,手指可于原处稍停片刻,使压痛感觉 趋于稳定,然后迅速将手抬起,离开腹壁,被检查 者感觉腹痛骤然加重。 15.肝脾触诊(教材P40) (1)肝脏触诊;体位、站于右侧 ①单手触诊:检查者将右手四指并拢,掌 指关节伸直,与肋缘大致平行地放在被检查者 右上腹部或脐右侧,估计肝下缘的下方。呼气 深压,吸气迎触。如此反复进行中手指不能离 开腹壁并逐渐向肝缘滑动,直到触及肝缘或肋 缘为止。 ②双手触诊:检查者右手位置同单手触诊 法,而左手托住被检查者右腰部,拇指张开置 于肋部,触诊时左手向上托推。 肝上下径测量:右锁骨中线由上向下叩诊 由清音变浊音肝上界。 (2)脾脏触诊(教材P41);体位 ①平卧位、检查者左手绕过腹前方,手掌置于左 腰部第7~10肋处,试将其脾从后向前托起,右手 掌平放于上腹部,与肋弓大致成垂直方向,配合 呼吸,以手指弯曲的力量下压腹壁,直至触及脾 缘。 ②当平卧位触诊不到脾脏时,嘱被检查者取 右侧卧位,右下肢伸直,左下肢屈曲,此时用双 手触诊法。 ③临床上,常将脾肿大分为轻、中、高三度: 深吸气时,脾缘不超过肋下2cm,为轻度肿大;超 过2cm至脐平线以上,为中度肿大;超过脐水平线 或前正中线则为高度肿大,即巨脾。能描述以上 脾肿大者。 (2)脾脏测量方法(教材P42); ①Ⅰ线测量:左锁骨中线与左肋缘交点至脾 下缘的距离。 ②Ⅱ线测量:左锁骨中线与左肋缘交点至脾 最远端的距离。 ③Ⅲ线测量:脾右缘与前正中线的距离。 脾明显肿大时应加第二线) 间接叩诊、直接叩诊均可,一般常用简接叩诊。鼓 音。 (2)肝浊音界上界叩诊方法正确。() 沿右锁骨中线,由肺区向下叩至腹部。当由清音转 为浊音时即为肝上界。 (1)叩诊手法、动作、力量、正确; (3)移动性浊音叩诊方法正确;教材P43 让被检查者仰卧,自腹中部开始,向两侧腹部 叩诊,出现浊音时,板指手不离开腹壁,令被检查 者右侧卧,使板指在腹的最高点,再叩诊,呈鼓音, 当叩诊向腹下侧时,叩音又为浊音,再令被检查者 左侧卧,同样方法叩击,这种因体位不同而出现的 浊音区变动现象称移动性浊音。 。 (4)脊肋角叩击痛检查方法正确;教材P44 检查时,被检查者采取坐位或侧卧位,检查者 用左手掌平放在患者脊肋角处,右手握拳用轻到中 等的力量叩击左手背。 (5)膀胱叩诊方法正确;教材P43 叩诊在耻骨联合上方进行,当膀胱充盈时,自 脐向下叩,当鼓音变为浊音时即为膀胱浊音界,排 尿后可转为鼓音。 17.腹部听诊(教材P44) (1)听诊操作方法正确并能指出主要听诊部位 ①应将听诊器胸件置于腹壁上,全面地听诊各区。 ②顺序正确:左至右,下至上。 ③注意在上腹部、脐部、右下腹部及肝脾区听诊。 (2)会听并能表述何谓肠鸣音正常、亢进、消失 ①能描述正常肠鸣音:每分钟4-5次。 ②能描述肠鸣音亢进:每分钟10次以上且肠鸣音响 亮、高亢。 ③能描述肠鸣音减弱标准:每分钟偶尔听到一次,或 3-5分钟听到一次 ④能描述肠鸣音消失标准:3-5分钟听不到肠鸣音。 (3)能听腹部血管杂音(动脉性和静脉性)。 ①动脉性杂音听诊部位正确:常在腹中部或 腹部一侧。 ②静脉性杂音听诊部位正确:常在脐周或上 腹部。 神 经 18.深、浅反射(7分) 深反射: (1)跟腱(踝反射)(1.5分) 被检查者仰卧,髋及膝关节稍屈曲,下肢取外旋外 展位。检查者左手将被检者足部背屈成直角,以叩诊锤 叩击跟腱,反应为腓肠肌收缩,足向跖面屈曲。 (2)肱二头肌反射(1.5分) 被检查者前臂屈曲90度,检查者以左拇指置于被检 者肘部肱二头肌腱上,然后右手持叩诊锤叩左拇指指甲, 可使肱二头肌收缩,引出屈肘动作。 (3)膝反射(2分) 坐位检查时,被检者小腿完全松弛下垂(仰卧位检 查时,被检查者仰卧,检查者以左手托起其膝关节使之 屈曲约120度),右手持叩诊锤叩膝盖髌骨下方股四头肌 腱,可引出小腿伸展。 19.脑膜刺激征(7分) (1)颈强直测试操作正确(3分); 被检查者仰卧,颈部放松,检查者左手托被检查 者枕部,右手置于前胸上部,以左手力量托起枕部作 屈颈动作检查。 被检查者仰卧,检查者抬起被检查者一侧下肢, 使髋关节屈成直角后,当膝关节也在近乎直角状态时, 检查者左手按住其膝关节,右手将被检查者小腿抬高 至伸膝,正常人膝关节可伸达135度以上,若伸膝受阻, 屈肌痉挛或疼痛为阳性。 被检查者仰卧,双下肢伸直,检查者在右侧,右 手按于被检查者胸前,左手托起其枕部,作头部前屈 动作时,观察双膝关节是否会有屈曲状。 (2)Kernig征测试操作正确(2分); (3) Brudzinski征测试操作正确(2分)。 20.锥体束病理反射(7分) Babinski征 用竹签沿患者足底外侧缘,由后 向前至小趾跟部并转向内侧,阳性反 应为足母趾背伸,余趾呈扇形展开。 21.手术区消毒(举例:胃手术 在医学模拟人上操作)(8分) (1)消毒区域(范围)选择正确(2分); 上至胸乳头连线,下至腹股沟、耻骨联合,两 侧至腋前线)持消毒器械方法正确(2分); 右手持卵圆钳夹住消毒纱球,浸蘸消毒液。 (3)消毒方法正确(4分)。 自手术区中心切口线两侧依次向外消毒。 22.清洁伤口换药(在医学模拟人上 以脾切除术后为例进行操作)(8分) (1)取、开换药包正确(换药前准备,打开换 药包,清点物品); (2)伤口处理正确(1分); (3)复盖消毒纱布及胶布粘贴方向正确,长度 适中(2分); (4)整个换药过程操作流畅正确(2分)。 化脓伤口 P50 23.戴无菌手套(8分) (1)开包正确(1分); 防止包内侧清洁面的污染。 (2)取手套正确(2分); 从手套包内取出手套,捏住手套反折处。 (3)第一只手套戴法正确(2分); 右手对准手套五指插入戴好,并将右手四个手指 插入另一手套反折处。 (4)第二只手套戴法正确(2分); 左手顺势戴好手套,两手分别把反折部翻至手术 衣袖口上。 (5)戴好手套后双手位置姿势正确(1分)。 双手、前臂置手胸前向上,不能接触胸腹部,防 止污染。 25.穿、脱手术衣(8分) (1)取衣正确(2分); 手提衣领两端,抖开全衣。 (2)抖开双手穿入正确(2分); 抖开衣后双手同时伸入袖筒。 (3)结腰带正确(1分); 提出腰带双手交叉向对侧后,让他人系结。 (4)如接台手术时脱衣与脱手套顺序与方法 正确(3分)。 应先脱衣,再脱手套。 26.吸氧术(面罩吸氧法,在医 学模拟人上操作)(8分) (1)先检查吸氧器具(1分); (2)面罩安装是否与患者面部吻合(2分); (3) 开启氧气阀及流量表,调整流量操作正确(1 分); (4)氧气流量调节适当(1分); (5)术毕,氧气阀及流量表关闭操作正确(1分) (6)整个操作流畅、正确(2分)。 27.电动吸引器吸痰术(在医学 模拟人上操作)(8分) (1) 装置吸痰器操作正确(2分); 接上电源,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性能是否良好, 吸引管道是否畅通。 (2)模拟人体位正确(2分); 半卧或平卧,头转向一侧,昏迷者可用开口器或 压舌板帮助启开口腔。 (3)吸痰过程操作正确(4分); ①吸痰管从鼻孔插入(或由口颊部插入)至咽部, 当吸气时顺势插入气管,插入一定深度时放开导管折 叠处进行吸痰,动作轻柔(2分); ②一次吸痰持续时间15秒,插入时捏紧吸管, 向上提拉吸痰时放松吸管,并将吸管左右旋转,如此 反复直到吸净,操作流畅(2分)。 28.插胃管(在医学模拟人上 操作)(8分) (1)能叙述使用胃管指征(2分); ①胃、口腔、喉手术前准备(0.5分)。 ②中毒洗胃、胃液检查(0.5分)。 ③插胃管营养疗法(0.5分)。 ④胃扩张、幽门梗塞者(0.5分)。 (2)放置胃管时模拟人体位正确(2分); 模拟人半卧位或平卧位。 (3)放置胃管时操作流畅、正确(4分); ①清洁鼻孔、润滑导管,由一侧鼻孔缓缓插入,胃 管达咽喉部时,嘱病人作吞咽动作逐步插入(2分)。 ②当胃管插入45~55cm时,应检查胃管是否插入胃 内,检查方法如下:试抽胃液或向胃管内注入空气届时 用听诊器于胃部听诊(1分);或将胃管末端置于盛水 碗内,观察有无气泡逸出。(1分)。 (二)大项目(每项12分) 29.导尿术(在医学模拟人上操作)12分 (1)患者体位及冲洗清洁操作正确(3分) ①模拟人仰卧,两腿屈膝外展,臀下垫油布 或中单(1分)。 ②用肥皂液清洗患者外阴(1分)。 ③男性翻开包皮清洗;女性翻开大阴唇清洗1分 (2)消毒、铺巾正确(3分); ①以蘸2%红汞或0.1%苯扎溴铵或0.1%洗必泰 的棉球,男性自尿道口向外旋转擦拭数次消毒, 再由龟头向阴茎消毒;女性由尿道口向外周消毒 (2分)。 ②男性用消毒巾裹住阴茎;女性铺洞巾露出 尿道口(1分)。 (3)插入导尿管操作正确(3分); ①考生戴无菌手套站于模拟人右侧,以左手 拇、示指挟持阴茎,并将阴茎提起与腹壁成钝角 (1分)。 ②右手将涂有无菌润滑油之导尿管慢慢插入 尿道,导尿管外端用止血钳夹闭,将其开口置于 消毒弯盘中,男性约进入15-20cm,女性约进入 6-8cm,松开止血钳,尿液即可流出(2分)。 (4)留置导尿操作正确(3分); 可采用端带充气套囊的Curity乳胶导尿管, 成人一般用14号导管,插入后经侧管注气约45ml ,固定。 30.胸膜腔穿刺术(在医学模 拟人上操作)(12分) (1)患者体位正确(2分); 模拟人取坐位面向椅背,两前臂置于椅背上,前 额伏于前臂上。不能起床者可取半坐卧位,患侧前臂上举 双手抱于枕部。 (2)穿刺点选择正确(2分); 穿刺点选在胸部叩诊实音最明显部位,一般常取肩胛 线肋间;有时也选腋中线肋间或由超 声波定位确定。 (3)消毒、铺巾、局麻、无菌操作正确(2分); 常规消毒皮肤,消毒直经约15cm,戴无菌手套,覆盖 消毒洞巾。用2%利多卡因在下一肋骨上缘的穿刺点自皮至 胸膜壁层进行局部浸润麻醉。 (4)穿刺操作正确(5分); ①考生以左手示指与中指固定穿刺部位的皮肤,右手 将穿刺针的三通活栓转到与胸腔关闭处,再将穿刺针在麻 醉处缓缓刺入,当针锋抵抗感突然消失时,转动三通活栓 使其与胸腔相通,进行抽液,首次抽液不超过600ml以后 每次不超过1000ml(2分)。 ②助手用止血钳协助固定穿刺针,以防刺入过深损伤 肺组织。注射器抽满后,转动三通活栓使其与外界相通, 排出液体(1分)。 ③如用较粗的长穿刺针代替胸腔穿刺针时,应先将针 座后连续的胶皮管用血管钳夹住,穿刺进入胸膜腔后再接 上注射器,松开钳子,抽液(1分)。 ④抽液结束时,穿刺口消毒,局部用消毒纱布覆盖、 固定(1分)。 (5)术后处理及正确(1分)。 术后严密观察,当可能发生胸部压迫、气胸,或昏厥 等症状须立即诊治。 31.腹腔穿刺术(在医学模拟 人上操作)(12分) (1)术前嘱排尿、模拟人体位正确(1分); 术前须排尿以防穿刺损伤膀胱;让模拟人坐在靠背 椅上,衰弱者可取其他适当体位如半卧位、平卧位或侧 卧位。 (2)穿刺点选择正确(2分); 选择适宜的穿刺点:(任选1个,位置正确可得2分) ①左下腹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交点,此处不 易损伤腹壁动脉; ②脐与耻骨联合连线cm处,此处无重要器官且易愈合; ③侧卧位,在脐水平线与腋前线或腋中线之延长线 相交处,此处常用于诊断性穿刺; ④少量积液,尤其有包裹性分隔时,须在B超引导下 定位穿刺。 (3)消毒、局麻操作正确(3分); 常规消毒、戴无菌手套,铺消毒洞巾,自皮肤至壁层 腹膜以2%利多卡因作局部麻醉。 ①操作流畅正确(3分)。 ②操作流畅基本正确(2分)。 ③操作错误(0分)。 (4)穿刺操作正确(6分)。 ①考生左手固定穿刺部皮肤,右手持针经麻醉处刺入 皮肤后,以45度斜刺入腹肌,再垂直刺入腹腔(2分)。 ②也可直接用20ml或50ml注射器及适当针头进行诊断 性穿刺。大量放液时,可选用8号或9号针头,并于针座接 一橡皮管,助手用消毒血管钳固定针头,并夹持胶管,以 输液夹子调整速度。将腹水引入容器中记量并送检。肝硬 化腹水病人一次放液不超过3000ml(2分)。 ③穿刺结束后,消毒针孔部位,并按住针孔3分钟, 以防止渗漏,加蝶形胶布固定,纱布覆盖。大量放液者需 加用腹带加压包扎(2分)。 32.腰椎穿刺术(在医学模拟人 上操作)(12分) (1)患者体位、姿势正确(2分); 模拟人侧卧于硬板床上,背部与床面垂直,头向 前胸屈曲,两手抱膝紧贴腹部,使躯干呈弓形;或由 助手在考生对面一手挽住模拟人头部,另手挽双下肢 月国窝处并用力抱紧,使脊柱尽量后凸以增宽椎间隙, 便于进针。 (2)穿刺操作正确(10分); ①穿刺点选择正确(2分):以髂后上棘连线与后 正中线的交会处为穿刺点,此处,相当于第3~4腰椎棘 突间隙,有时也可在上一或下一腰椎间隙进行 ②常规消毒皮肤正确(2分):戴无菌手套、盖洞 巾,用2%利多卡因自皮肤到椎间韧带作局部麻醉。 ③穿刺正确(3分): 术者用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以垂 直背部的方向缓慢刺入,针尖稍斜向头部,成人进针 深度约4~6cm,儿童约2~4cm。当针头穿过韧带与硬脑 膜时,有阻力突然消失落空感。此时可将针芯慢慢抽 出,即可见脑脊液流出。 ④测压与抽放液(2分): 放液前先接上测压管测量压力。正常侧卧位脑脊 液压力为70-180毫米水柱或40-50滴/分。撤去测压管, 收集脑脊液2~5ml送检。如需作培养时,应用无菌操作 法留标本。 ⑤术后处理(2分): 术后将针芯插入后一起拔出穿刺针,覆盖消毒纱 布,用胶布固定。去枕平仰卧4-6小时。 33.骨髓穿刺术(在医学模拟人上操 作,选点:髂后上棘或髂前上棘)12分 (1)患者体位(与选择穿刺部位有关可任 选一个穿刺点)正确(2分); ①髂后上棘刺穿点:模拟人俯卧位,骶椎 两侧,臀部上方突出的部位。 ②髂前上棘穿刺点:模拟人仰卧位,髂前 上棘后1-2cm,取骨面较平点。 (2)无菌操作,消毒、铺洞巾、局麻操作 正确(4分); 常规皮肤消毒(直径约15cm)术者戴无菌 手套,铺洞巾,2%利多卡因局麻至骨膜。 ①正确流畅(4分)。②操作基本正确(3分)。 ③操作不正确(1分)。④全错(0分)。 (3)穿刺操作正确(6分) ①将骨髓穿刺针固定器固定在适当的长度上 (髂骨穿刺约1.5cm),用左手的拇指和示指固定 穿刺部位,以右手持针向骨面垂直刺入,当针尖接 触骨质时,则将穿刺针围绕针体长轴左右旋转,缓 缓钻刺骨质,当感到阻力消失且穿刺针已固定在骨 内时,表示已进入骨髓腔。若穿刺针未固定,则应 再钻入少许达到能固定为止(2分)。 ②拔出针芯,放于无菌盘内;接上干燥的10ml 或20ml注射器,用适当力量抽吸(若针头确在骨髓 腔内,抽吸时病人感到一种轻微酸痛),随即有少 量红色骨髓液进入注射器中。骨髓吸取量以 0.1~0.2ml为宜(1分)。 ③将抽取的骨髓液滴于载玻片上,速作涂片 数张备送作形态学及细胞化学染色检查(1分)。 ④如未能抽出骨髓液,则可能是针腔或皮 下组织块塞阻或干抽,此时应重新插上针芯, 稍加旋转或再钻入少许或退出少许拔出针芯, 如见针芯带有血迹时再行抽吸(1分)。 ⑤抽吸完毕,将针芯重新插入;局部消毒, 左手取无菌纱布置于针孔处,右手将穿刺针连 同针芯一起拔出,随即将纱布盖于皮肤针孔处, 并按压1~2分钟,再用胶布将纱布加压固定(1 分)。 34.开放性伤口的止血包扎(在模拟 人上操作,胫骨开放性骨折)(12分) (1)准备工作(2分); 消毒钳、持针器、镊子、缝合线、剪刀、引流条 或橡皮膜,外用生理盐水、消毒纱布、棉垫、绷带、 胶布、夹板等。 (2)清洗去污,伤口处理(5分); 除去伤口周围污垢油脏物,用外用生理盐水清洗 创口周围皮肤,消毒伤口麻醉,切除失去活力的组织, 必要时可扩大伤口,再用双氧水反复清洗、止血,缝 合伤口,无菌纱布或棉垫复盖伤口,胶布固定。 (3)夹板固定,操作正确(5分) 夹板长度超过膝关节,上端固定至大腿,下端固 定至踝关节及足底。膝关节、踝关节处垫以敷料再以 35.脊柱损伤的搬运(利用医学 模拟人上操作)(12分) (1)能叙述脊柱损伤搬运原则(2分); 保持模拟人脊柱伸直位严禁弯屈。 (2)就地取材(2分); 木板床或硬质平板担架。 (3)搬运操作方法正确(8分); ①用木板或门板搬运(2分)。 ②搬运时必须保持脊柱伸直位不能屈曲或扭 转,三人或四人施以平托法使模拟人平稳移到木 板上(6分)。(禁用搂抱或一人抬头、一人抬足的搬 运方法,若发现此种情况不能得分!) 36.人工呼吸(口对口呼吸,在 医学模拟人上操作)(12分) (1)模拟人体位、头部位置、开放呼吸道,保持气 管畅通等操作正确(3分); 模拟人置于硬板床上或地上,头向后仰,将下颌 推向前上方,用拇指压下唇使口张开,清除呕吐物, 保持呼吸道畅通。 (2)口对口呼吸操作正确(6分); ①一手以拇指及示指捏住患者鼻孔,使其闭塞(2分) ②然后口对口密切接触(2分)。 ③向模拟人口内吹气,以见胸起伏为度(2分)。 (3)吹气频率、力度掌握正确(3分); 结合胸外心脏按压(80-100次/分),按压与吹气 之比为15:3。单人操作时胸按压5次,吹气1次。 37.胸外心脏按压(在医学模拟 人上操作)(12分) (1)是否注意患者背部需垫板(或硬质床) (1分); (2)施术者手掌在患者胸前着力点选择正 确(2分); 考生两手掌重叠,一手掌置于患者胸骨 中、下1/3交界处的正中线上,另一手掌置于 其手背上,手指不触及胸壁。 (3)按压动作正确(4分); 双臂绷直,双肩中点垂直于按压部位, 利用考生上身重量有节奏地垂直下压。 (4)按压频率与力度(按压深度)正确(2分) 速率80 - 100次/分,下压深度3 - 5cm。 (5)是否注意保持患者气管通畅(2分)。 应让模拟人头向后仰,将下颌推向前上方,使患者呼 吸道畅通,如有呕吐物应注意清除。 (6)以下5个指标中能描述胸外心脏按压2个有效 指标的可得(1分) ①颈动脉搏动; ②原扩大瞳孔再度缩小; ③出现自主呼吸; ④神志逐渐恢复,睫毛反射与对光反射出现; ⑤面色、口唇、指甲及皮肤等色泽再度转红。 38.简易呼吸器的使用(在医学 模拟人上示意操作)(12分) (1)能连接呼吸器各部件(3分); (2)注意并能保证呼吸道通畅操作正确 (3分) (3)如已气管插管,接上呼吸器操作正 确(3分) (4)挤压气囊(气球)频率、力度正确 (3分)。 39.气管插管术(在医学模拟 人上操作)(12分) ⑴模拟人体位、头、颈项部位置正确(3分); 仰卧、抽去枕并将枕垫于项部,使头尽量后仰让 口、咽、喉三轴线接近重叠。 ⑵置入喉镜操作正确(6分) 考生左手持喉镜,自口右侧角置入,将舌体挡向 左侧,再将镜移至正中,见到悬雍垂。沿舌背孤度将 镜再稍向前置入咽部,见到会厌,挑起会厌,显露声 门,右手以握笔状持导管从右侧弧形斜插口中,将导 管前端对准声门后轻柔地插入气管内。 ⑶检查插管是否在气管(3分); 向已插导管中注气(或吹气)时,进行两肺听诊 是否有呼吸音,以确认导管插入气管内。 40.三腔二囊管止血法(20分) (2分) (2)检查三腔二囊管并标记,确保二囊不 漏气,并且涂上石蜡油润滑以利插管(2分) (3)取得患者理解及合作 (2分) (4)在患者鼻腔内涂石蜡油,将三腔二囊 管从鼻腔中缓慢插入,到咽喉部时嘱患者做 吞咽动作,使三腔二囊管顺势插入,插入 65cm,胃管内抽出胃内容物或向胃内注气能 听到胃内气过水音可证明三腔二囊管插入胃 内,特别是反应差的患者一定要确定三腔二 囊管在胃内才能往胃内注入液体(2分) (1)戴无菌手套 (5)注气及牵引 证实三腔二 囊管在胃内后向胃囊内注气 250~300ml,并用钳子钳住以免 漏气,将三腔二囊管往外牵引直到 有轻度弹性阻力,表示胃囊压于胃 底贲门部。牵引力为0.5~0.8kg (500ml盐水瓶加250ml水即可) 通过滑轮牵引三腔二囊管,角度呈 45°左右(顺着鼻腔方向)(2分) (6)上述完成后再向食管囊注气50~70ml, 以压迫食管下段下1/3,抽尽胃内容物,可以向胃 腔内注入止血药物,以及观察止血效果。一般胃 囊先充气压迫观察止血效果,如果胃囊先充气压 迫后无活动性出血,则食管囊不必充气,以减轻 并发症及患者痛苦,约80%的食管下段出血可由 压迫胃底而达到止血目的,因为压迫胃底的同时 阻断大部分食管静脉的回流。食管囊充气压迫可 引起患者的胸骨后不适,疼痛,咳痰,患者难以 耐受,增加患者的痛苦,没有必要一开始都将食 管囊充气压迫,只有当胃囊压迫后仍有出血者才 将食管囊充气压迫 (3分) (7)拔管充气压迫一般不能连续超过 24小时,压迫12~24小时如果出血停止, 可放气观察12小时,如无活动性出血可拔 管。如为双囊压迫,先解除食管囊,再解 除胃囊,应避免压迫过久导致黏膜糜烂 (2分) (8)同时进行严密监护,应用降门脉 压药物和止血药物,并做好内镜下套扎, 硬化剂治疗,或手术治疗的准备 (2分) (9)考官提问:使用三腔二囊管压迫 止血中的注意事项 (3分) 气囊压迫期间,食管气囊每12~24 小时应放气一次,同时将三腔管向胃内 送入少许,使胃底也减轻压力,并抽取 胃内容物了解有无出血。一般放气30分 钟后可再充气。 三腔管填塞一般以3~5天为限,如有 继续出血,可适当延长填塞时间。再出 血停止24小时后,应在放气状态下再观 察24小时,如仍无出血,方可拔管。 41.外科手术基础操作(切开、 止血、缝合、打结与拆线) 切开 ①较长的切口可预先用2%龙胆紫溶液及碘伏 做好标记,以求准备。切开时要固定皮肤,小切 口由术者用拇指、食指在切口两侧固定。较长切 口由术者和助手在切口两侧或上下固定皮肤。 ②做长切口时,术者及助手各用左手掌尺侧 缘,隔以掩盖皮肤的干血垫,压住切口线两侧皮 肤,并稍用力向两侧轻轻牵引,使皮肤平整,易 于切开并能使切缘整齐。 ③任何皮肤切口应以下刀后一次切完为佳, 如何可减少组织损伤。下刀时刀片平面应与皮肤 垂直。 手术止血方法通常包括: ①压迫止血法:即暂时用纱布、手指压 迫出血处止血,清除手术野血液,看清出血 点,予以处理,是常用的初步止血方法。 ②结扎止血法:为临床最常用、最可靠 的基本止血法。在解剖剥离时,明确血管位 置时,妥善的方法是用止血钳夹住血管两端 于中间切端,然后结扎血管断端。对于已切 断的小血管,可用止血钳夹住,再结扎止血。 (2)止血 ③电凝止血法:通常用于浅表较广泛 的出血点。该方法的优点是止血迅速,可 缩短手术时间,且不留缝线于组织内,其 缺点是止血的效果不完全可靠,凝固的组 织易坏死脱落,导致再次出血;对较大血 管出血效果不满意。 ④局部药物止血:主要用于创面渗血 时,可采用如明胶海绵、纤维蛋白胶、止 血纱布等,此类制剂能促进血液凝固和黏 附创面,具有一定的促凝和封闭小血管的 作用。 (3)结扎 方结为最基本的线结,最为常用。若两手用 力不均匀,只拉紧一线端,则易造成滑结,易滑 脱,应注意避免。对于重要组织和大血管的结扎 如精索的结扎,可在方结的基础上再加一结,使 方结更加牢靠。结扎张力较大的组织时,可采用 外科结。线头较短、深部狭小术野的结扎,以及 某些精细手术如眼科手术等,常采用机械打结法。 无论采用何种打结法,拉紧缝线时一定要两手用 力均等,平着压向被结扎的组织,不可向上提起, 以免结扣松弛或滑脱。 (4)缝合 ①单纯间断缝合仅为缝线穿过两侧边缘后即 行结扎,可用于皮肤、肌肉、筋膜等。应用广泛, 操作简易。 ②“8”字缝合多用于膜、肌腱等缝合,可支 持较大的张力。 ③单纯连续缝合为伤口之一端缝合一针后打 结,剪去短线头,保留带针线头,继续按单纯缝 合法缝至末端。多用于腹膜和胃肠的缝合。 ④单纯连续交锁(锁边)缝合在单纯连续缝 合的基础上,把缝针以抽出线的圈内抽出即成。 优点是缝得较紧,止血较好,缺点同单纯连续缝 合法。用于切缘渗血较多的胃肠道缝合。 ⑤外翻缝合法用于被缝合的边缘要求内面保持光滑时, 如腹膜的关闭、血管的吻合等,也应用于松弛的皮肤的缝 合(如阴囊皮肤)。可分为间断和连续两种,可有水平褥 式、垂直褥式、连续水平褥式之分。 ⑥内翻缝合法用于被缝合的两边缘要求外面光滑,组 织内翻,如胃肠道吻合。分为间断和连续两种,荷包缝合 也属特殊的内翻缝合。 (5)拆线法 ①准备无菌换药包,小镊子2把,拆线剪刀及无菌敷料等。 ②取下切口上的敷料,用酒精由切口向周围消毒皮肤一遍。 ③用镊子将线头提起,将埋在皮内的线段拉出针眼之外少 许,在该处用剪刀剪断,以镊子向剪线侧拉出缝线。 ④再用酒精消毒皮肤一遍后覆盖纱布,胶布固定。 43.骨折现场急救固定技术 (1)肱骨(上臂)骨折固定法 夹板固定法用两块夹板分别放在上臂内外 两侧(如果只有一块夹板,则放在上臂外侧), 用绷带或三角巾等将上下两端固定。肘关节屈 曲90°,前臂用小悬臂带悬吊。 无夹板固定法将三角巾折叠成10~15cm宽的 条带,其中央正对骨折处,将上臂固定在躯干 上,于对侧腋下打结。屈肘90°,再用小悬臂 带将前臂悬吊于胸前。 (2)尺、桡骨(前臂)骨折固定法 夹板固定法用两块长度超过肘关节至 手心的夹板分别放在前臂的内外侧(只 有一块夹板,则放在前臂外侧)并在手 心放好衬垫,让伤员握好,以使腕关节 稍向背屈,再固定夹板上下两端。屈肘 90°,用大悬臂带悬吊,手略高于肘。 无夹板固定法采用大悬臂带、三角 巾固定法。用大悬臂带将骨折吊于胸前, 手略高于肘。再用一条三角巾将上臂带 一起固定于胸部,在健侧腋下打结。 42.静脉穿刺术 (20分) (1)患者体位正确 (1分) (2)穿刺点选择正确 (2分) (3)消毒、铺巾、局麻、无菌操作正确 (8分) 治疗盘内放皮肤消毒剂、无菌持物钳、棉签、 弯盘、无菌干燥10ml注射器及7~8号针头、试管、 输血或输液用物。 (4)穿刺操作正确 (7分) ①携用物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合作。患者 仰卧,将一侧大腿外旋,小腿屈曲成90°角, 穿刺侧臀下垫一小沙袋或小枕。 ②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及操作者左手示指。 ③用左手示指在腹股沟韧带中部,扪 准股动脉最明显处并固定。右手持注射 器,使针头和皮肤呈直角或45°角,在 股动脉内侧0.5cm处刺入,然后缓缓将 空针上提并抽吸活塞,见抽出血液后即 固定针头位置,抽取需要的血量或输入 液体。 ④注射完毕后,局部用无菌纱布加压 止血至不出血为止。 ⑤采血则取下针头,将血顺标本管壁 缓慢注入,贴标签送检。 (5)提问 (2分) ①如何确定静脉穿刺注射部位? ②股静脉穿刺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如抽出为 鲜红色血液,提示穿入股动脉,应立即拔 出针头,用无菌纱布紧压穿刺处5~10分钟, 直至无出血为止;抽血或注射完毕,立即 用无菌纱布压迫数分钟,以免引起局部出 血或血肿;尽量避免多次反复穿刺,以免 形成血肿。 43.骨折现场急救固定技术 (1)肱骨(上臂)骨折固定法 夹板固定法用两块夹板分别放在上臂内外 两侧(如果只有一块夹板,则放在上臂外侧), 用绷带或三角巾等将上下两端固定。肘关节屈 曲90°,前臂用小悬臂带悬吊。 无夹板固定法将三角巾折叠成10~15cm宽的 条带,其中央正对骨折处,将上臂固定在躯干 上,于对侧腋下打结。屈肘90°,再用小悬臂 带将前臂悬吊于胸前。 (2)尺、桡骨(前臂)骨折固定法 夹板固定法用两块长度超过肘关节至手 心的夹板分别放在前臂的内外侧(只有一块 夹板,则放在前臂外侧)并在手心放好衬垫, 让伤员握好,以使腕关节稍向背屈,再固定 夹板上下两端。屈肘90°,用大悬臂带悬吊, 手略高于肘。 无夹板固定法采用大悬臂带、三角巾固 定法。用大悬臂带将骨折吊于胸前,手略高 于肘。再用一条三角巾将上臂带一起固定于 胸部,在健侧腋下打结。 (3)股骨(大腿)骨折固定法 夹板固定法 伤员仰卧,伤腿伸直。用两块夹 板(内侧夹板长度为上至大腿根部,下过足跟;外 侧夹板长度为上至腋窝,下过足跟)分别放在伤腿 内外两侧(若只有一块夹板则放在伤腿外侧),并 将健肢靠近伤肢,使双下肢并列,两足对齐。关节 处及空隙部位均放置衬垫,用5~7条三角巾或布带 先将骨折部位的上下两端固定,然后分别固定腋下、 腰部、膝、踝等处。足部用三角巾“8”字固定,使 足部与小腿呈直角。 无夹板固定法伤员仰卧,伤腿伸直,健肢靠近 伤肢,双下肢并列,两足对齐。在关节处与空隙部 位之间放置衬垫,用5~7条三角巾或布条将两腿固 定在一起(先固定骨折部位的上、下两端)。足部 用三角巾“8”字固定,使足部与小腿呈直角。 (4)胫腓骨(小腿)骨折固定法 夹板固定法伤员仰卧,伤腿伸直。夹板 长度超过膝关节,上端固定至大腿,下端固 定至踝关节及足底。并将健肢靠近伤肢,使 双下肢并列,两足对齐。关节处及空隙部位 均放置衬垫,用5~7条三角巾或布条将两腿 固定在一起(先固定骨折部位的上、下两 端)。足部用三角巾“8”字固定,使足部与 小腿呈直角。 (5)考官提问:骨折临时固定注意事项 有哪些? ①如为开放性骨折,必须先止血、再包扎、最后再 进行骨折固定。 ②下肢或脊柱骨折,应就地固定,尽量不要移动伤 员。四肢骨折固定时,应先固定骨折的近端,后固定骨 折的远端。夹板必须托扶整个伤肢,骨折上下两端的关 节均必须固定。绷带、三角巾切忌绑扎在骨折处。 ③夹板等固定材料不要与皮肤直接接触,要用棉垫、 衣物等柔软物垫好,尤其是骨突部位及夹板两端。 ④固定四肢骨折时应露出指(趾)端,以便随时观 察血液循环情况,如有苍白、发绀、发冷、麻木等表现, 应立即松开重新固定,以免造成肢体缺血、坏死。 44.清创术 (20分) (1)准备工作 (3分) 器械准备 消毒钳、持针器、镊子(有齿及无齿 镊)、缝合线、剪刀、引流条或橡皮膜、外用生理盐 水、纱布、棉垫、绷带、胶布、75%酒精。 如伤口较大、污染严重,应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在术前1小时,手术完毕分别用一定量的抗生素。 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轻者用1500U,重者用3000U。 (2)手术者洗手,戴无菌手套 (5分) 打开手套包,取出手套,左手捏住手套反折处, 右手对准手套5指插入戴好 (2分) 已戴手套的右手,除拇指外4指插入另一手套反折 处,左手顺势戴好手套 (3分) (3)清洗去污,伤口处理 (6分) 清洗去污 ①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②剪去毛 发,除去伤口周围的污垢油腻(用肥皂水、松节 油),用外用生理盐水清洗创口周围皮肤。 伤口的处理 ①常规麻醉后,消毒伤口周围的 皮肤,取掉覆盖伤口的纱布,铺无菌巾。换手套, 穿无菌手术衣;②检查伤口,清除血凝块和异物; ③切除失去活力的组织;④必要时可扩大伤口, 以便处理深部创伤组织;⑤伤口内彻底止血;⑥ 最后再次用无菌生理盐水和双氧水反复冲洗伤口。 (4)缝合伤口,覆盖纱布(在皮肤 代用品上操作)6分 ①更换手术单、器械和手术者手套; ②按组织层次缝合创缘; ③污染严重或留有死腔时应置引流物 或延期缝合皮肤; ④伤口覆盖无菌纱布或棉垫,以胶布 固定。
实践技能培训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