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复旦筑牢育人同心圆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复旦筑牢育人同心圆,中国社会科学网上海讯(记者 查建国 夏立 陈炼)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思路的转换,为课程育人开辟出新路径,也为教育者带来了压力与挑战。近日,记者走访复旦大学文、社、理、工、医五大学科教师,请他们分享了在这场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实践与体悟,复旦大学教师如何以课程思政为契机,摸索方法、总结经验,实现育人理念与能力的常新。

  中国社会科学网上海讯(记者 查建国 夏立 陈炼)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思路的转换,为课程育人开辟出新路径,也为教育者带来了压力与挑战。近日,记者走访复旦大学文、社、理、工、医五大学科教师,请他们分享了在这场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实践与体悟,复旦大学教师如何以课程思政为契机,摸索方法、总结经验,实现育人理念与能力的常新。

  “十三五”期间,复旦大学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2017年,学校入选“上海市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整体试点学校”,课程思政建设进入启航阶段。目前,复旦课程思政已实现“三个全覆盖”:在建示范课程412门,课程思政覆盖所有院系专业课程;已建专业思政试点18个,专业思政覆盖所有哲学社会科学院系,同时向理工科专业快速推进;“课程体系—跨学科队伍—学术研究—实践基地—案例库建设”五位一体的医学课程思政体系覆盖了所有医学生教育。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姜鹏副教授表示,“思政课程”是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课程思政”的首要前提,在于课程本身的专业性。以专业知识为根基,让历史的明镜诚实反映历史,是通往课程思政最基本的路径。作为高校教师,不能一知半解,如果备课或者知识储备不足,有些大而化之的论断,会对学生产生误导,包括认知方法和价值观上的误导。我们要从专业角度出发,关注当下的舆论环境,捕捉同学们普遍存在的认知误区,并通过教学对其进行纠偏。为此,课程思政并非简单灌输观点与结论,而是向学生展示一条通往结论的路径,引导学生自由探索,抵达正确的答案。

  据悉,《资治通鉴导读》在复旦已开设近12年,姜鹏有着丰富的授课经验。面对课程思政的新要求,他坚持“变与不变”:变的是课堂教学细节,不变的是历史研究的专业态度。

  作为社科领域的资深教师,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石磊教授一贯强调政治意识与学术研究的一体性。他认为,政治本身就融在整个社会发展体系当中,“课程思政”就是把思政元素凝练出来,再融入到具体的教学场景中去。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我们要用专业知识讲好中国故事,思政元素要做到较好的融合。经过不断探索,他总结出一套实现“课程思政”的方法论,即“四个打通”:理论与实践打通、中西方打通、历史与现实打通、学术知识与思政元素打通。

  石磊认为,单纯讲理论容易,难的是去了解与理论相对应的实践。因此,他致力于让学生了解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给学生“一个全景性的描述”。放眼国际,他认为中国学者应意识到自身话语体系与国际共用话语体系的共通性,将中国的经验融入世界性的知识范畴中。要学会透过历史了解当下,从中体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方向。努力打通学术与思政的壁垒,将经济、政治体制相连接,基于社会发展的客观逻辑,从学术角度梳理二者相互影响的过程。他提出,“学生入耳入脑入心,首先要求老师入耳入脑入心。”在这个过程中,石磊意识到了自身知识储备的不足,通过补充阅读,做到了及时自我更新。作为教师要鼓励学生自由讨论、积极表达,只要能基于正确的价值观,他欢迎学生得出和自己不同的结论,在交流中深化对当下中国的认识。

  复旦大学教务处处长、物理学系蒋最敏教授表示,当老师们试图挖掘怎样将思政教育和专业知识传授巧妙结合时,我们发现物理学科有着独特的优势。因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这些都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也是物理教学中的基本观点。

  蒋最敏认为,人们只有正确认识世界以及自身在世界中的作用,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而通过物理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是物理学科本身的特点,也是物理学的优势,物理教师应发挥这一优势,把对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培养融汇到教学中去。但是仅仅做到这些还不够,课程思政还可在人文精神、家国情怀、科学规范、学术道德等方面进一步实现课程的价值引领功能。教师应帮助学生拓展知识范围,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敢于创新、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由此可见,课程思政教育与课程质量提升能够做到并且应该做到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工科教育,应努力避免枯燥的宣讲和生硬的灌输。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有机融合“新工科”和思政教育,探索出具有复旦特色的新工科教育模式。复旦大学信息学院迟楠教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发现,优秀的榜样最能引起同学们的共鸣,特别是学长学姐们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就业的案例贴合现实,更容易振奋同学们的情绪。教师要引导学生,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理想和价值观,是迟楠赋予“课程思政”的核心意义。在她眼中,作为“数字公民”的学生不同于作为“数字移民”的老师,因为现在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已今非昔比。因此,如何在良莠不齐的信息源中,引导学生甄别无用、负面的信息,成为她备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本学期的课程《前沿讲座》中,迟楠和其他几位老师通过同学们毕业后建设国家的具体案例,调动同学参与课程讨论。她提出,要在内容和形式上下功夫,不仅案例要足够鲜活、富有感染力,讲故事也需要技巧,配合视频、图片等形式,更能吸引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立德树人的目标,引领青年人树立理想与担当。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正常的生活,复旦大学信息学院的凌力老师参加了上海市随申码的设计,并获得了复旦“抗疫先进个人”称号。迟楠便将他请来,讲述信息产业在疫情防控中发挥的基础作用。她告诉记者,“不仅是网课,大数据乃至整个信息产业,都为抗击疫情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这就是我们身边最鲜活的事例。”

  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积极推进人文医学课程思政体系,促进医学与人文、医学与社会科学的紧密结合,特别将医学人文教育融入临床实践教学中,通过培养医学生的医患共情促进医患沟通,促进学生医学人文与实践技能的进一步融合。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钱睿哲教授提出,好的课程思政就如糖融水、如盐入味,让专业课程更有味道,达到育人“润物细无声”的效果。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让校园一度按下了暂停键,学生们无法像往常一样返校上课。疫情打破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而抗疫过程中医务工作者的感人事迹,却给我们竖起了镜子、立起了榜样,这也正是开展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时间窗口。2020年2月底,由46名导师共同参与的“云上思政”课程——《医学生综合素养》正式上线,课程紧密结合抗疫主题,设计开展了医学人文相关主题的线上研讨。作为该门课程的负责人,钱睿哲致力于把专业特点和思政教育相融合,做了大量的前期资料搜集工作,把零散的内容整合、升华,再融入专业的教学之中。

  此次抗疫中涌现的复旦人,为人文医学教育提供了鲜活的资料,这让她的课堂讲授变得更加具体,也更加富有生命力。课程导师根据自身的专业背景赋予课程丰富多彩的教学素材和灵活多样的切入角度,例如开展主题为“从COVID-19流行病学看新发传染病对医务工作者的挑战”讨论会,邀请援鄂医生孙贵新分享方舱医院建设、管理和诊疗的经历,让学生聆听到不同的声音,感受独特的头脑风暴。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医生、上海援鄂医疗队领队朱畴文老师,还有曾因一张“落日余晖照”而触动了很多人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刘凯医生,以及许多其他的“白衣战士”们都是曾出现在钱睿哲课堂上的抗疫英雄。在前线抗疫的同时,他们当中许多人还兼顾着教学任务,这种心系教学、仁心济世的情怀,让学生们深受感动和鼓舞。“敬畏生命、敬畏专业、敬畏职责、敬畏规则,与大家共勉!”是朱畴文在武汉前线时对学生的寄语,也是对人文医学的最好注解。

延伸阅读:

标签:实践技能

上一篇:山西省2021医师资格考试现场审核时间公布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