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德机构助力乡村教师资格证普通话等培训教育公益实践获肯定,“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在线教育的力量,点亮每一个希望扎根乡村的乡村老师的人生之路,再由这些老师点亮每一个山间田野里孩子们的人生之路。”
4月9日,以“为了教育的明天”为主题的“情系远山首届教育公益分享荟”在京举办,尚德机构党委书记、公益中心主任袁涛受邀出席会议并发表上述观点。会上,来自政府、企业、媒体、慈善组织、研究机构等领域的嘉宾共话我国乡村教育未来发展与振兴之路。
作为深耕成人在线年的国内头部教育机构,尚德机构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开展教育公益,以促进教育公平,提升乡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从而最终助推乡村振兴。正是因为有着多年的教育公益实践,尚德机构结缘了很多可爱的乡村学员,并留下了一个个令人淡忘的乡村学习故事。
会上,袁涛就分享了在他的乡村教育公益实践中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故事,那就是从大山里走出来,又回归大山的乡村教师翁姑则勒的故事。
由于没有教师资格证,又迫于生计,翁姑则勒曾在外漂泊数年。随着家乡的变好,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她不想再让孩子成为留守儿童。于是,在2015年得知“一村一幼”招辅导员的消息,她欣然回家乡报名。成为辅导员之后,翁姑则勒就想着考一个正式的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而这也正是她当时的拦路虎。
“甚至因为这个原因,都动摇了她继续当幼儿老师的信心。我告诉她,我们给你免费提供培训课程,帮助你考到教师资格证,成为一名 ‘有编制’的老师,还能够把孩子们教好。我至今都记得,当她听到这个话的时候,我在她的眼睛里,看到了她对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的渴望,看到了希望扎根老家、长期从事教师这个职业、把老家的下一代教好的渴望。”谈及此,袁涛的眼里也闪着光。
受益于尚德机构教育公益的不只是翁姑则勒一人。尚德机构先后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昭觉县签订对口帮扶协议,通过“互联网+教育”公益项目的“尚进生计划”为喜德县和昭觉县“一村一幼”辅导员免费提供价值200万元的教师资格证考前培训课程,共覆盖两个县259人,翁姑则勒就是其中之一。袁涛说:“她现在已经通过我们的培训考到了教师资格证,正准备去备考明年的公办院校老师招募考试。”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尚德机构“尚进生计划”已累计落地全国30 个省级行政区,为包括3311名乡村教师、支教老师、乡村基层干部、妇联干部、脱贫致富带头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富余劳动力等群体总计5131人免费提供多种类别的学习机会。
中国幅员辽阔,资源、经济、人口分布不均,城乡教育水平差距较大,办好教育并非易事。现阶段,乡村教育最大的矛盾是结构性供给不足与供给错配。活动主办方情系远山公益基金会指出,期待能够在教育需求波动最大的地方——中国乡村,探索一条相对合理的教育柔性供给的道路。
对这个问题,尚德机构通过多年公益助学项目的成效落地,已经形成了一套以“网络扶智,扶智先强师”为核心、以提升边远地区各类人员就业能力为基础的“互联网+教育”公益模式。而这一模式也正逐步成为推动乡村振兴、教育公益的重要力量。
除了免费提供教师资格证培训外,尚德机构“尚进生计划”还为乡村相关人员免费提供普通话培训,这得到了政府部门的认可。2020年10月,尚德机构联合青海省同仁市教育局、情系远山基金会在同仁市共同签订“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普通话能力提升计划”战略合作协议,旨在通过在线教育方式向同仁市推广普通话,实现精准扶贫。
在此次会议上,青海省同仁市副市长、援青干部李建强就对尚德机构的普通话培训表示了肯定。李建强指出:“推广普通话意义重大,第一,有利于增进各个民族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有利于国家长治久安和民族团结;第二,对当地人就业至关重要,我们说扶贫不如扶智,扶智就需要通语言;第三,当地政府、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普通话也不是非常通畅,培训有助于我们跟他们进行深入的交流。而且现在国家也要求青海地区老师用普通话进行教学,这对当地老师来说也是一种挑战。”
一直以来,尚德机构积极携手情系远山开展乡村公益项目。2019年9月,尚德机构与情系远山公益基金会签订捐赠500万的协议,支持其公益项目的开展。2020年7月,双方再次携手,联合启动“情系远山”系列公益活动。活动期间,尚德机构把学员报读课程的部分收益,捐赠给情系远山基金会,用于开展乡村教育领域的公益项目,助推教育普惠、公平发展。
袁涛表示,未来10年,尚德机构计划为“尚进生计划”投入1亿元资金,组建100个定制化服务的“尚进生”班级,招募并组建一支由1000名志愿者组成的“尚心”志愿者服务队,为全国10000名“尚进生”学员提供免费学习机会,帮助更多的人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成为命运的主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