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杆菌的生物学性状介绍

  百日咳杆菌的生物学性状介绍。百日咳杆菌的生物学性状,相信朋友们都想知道,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相关知识点,供朋友们参考。

  百日咳杆菌生物学性状

  百日咳杆菌为卵圆形短小杆菌,大小为0.5~1.5×0.2~0.5um,属鲍特氏菌属Bordetella),无鞭毛、芽胞。革兰氏染色阴性。用甲苯胺蓝染色可见两极异染颗粒。专性需氧,初次分离培养时营养要求较高,需用马铃薯血液甘油琼脂培养基(即鲍~金氏培养基)才能生长。经37℃2~3天培养后,可见细小、圆形、光滑、凸起、银灰色、不透明的菌落,周围有模糊的溶血环。液体培养呈均匀混浊生长,并有少量粘性沉淀。

  生化反应弱,一般不发酵糖类,但分解蔗糖和乳糖,产酸不产气,不产生H2S和吲哚,过氧化氢酶试验阳性。

  本菌常发生光滑型到粗糙的相变异:Ⅰ相为光滑型,菌落光滑,有荚膜,毒力强;Ⅳ相为粗糙型,菌落粗糙,无荚膜,无毒力。Ⅱ、Ⅲ相为过渡相。一般在疾病急性期分离的细菌为Ⅰ相,疾病晚期和多次传代培养可出现Ⅱ、Ⅲ或Ⅳ相的变异。发生这种变异时,细菌形态、菌落、溶血性、抗原结构和致病力等均出现变异。

  百日咳杆菌含有耐热的菌体(O)抗原和不耐热的荚膜(K)抗原。前者为鲍特氏菌属共同抗原,后者仅存于百日咳杆菌。

  本菌抵抗力弱。56℃30分钟、日光照射1小时可致死亡。对多粘菌素、氯霉素、红霉素、氨苄青霉素等敏感,对青霉素不敏感。

  以上是“百日咳杆菌的生物学性状”相关内容,医学教育网手机整理,更多考试相关内容,请关注医学教育网。

延伸阅读:

标签:医学基础

上一篇:子宫内膜增生症临床病理联系

下一篇:百日咳杆菌致病性与免疫性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