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是指由血吸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地方性寄生虫病,在我国为日本血吸虫病(S.Japanicum)。流行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十三个省市,水稻作物区,广东、广西、福建等五省市基本消灭了血吸虫。流行广,发病率高,引起血吸虫性肝硬变,巨脾、腹水、侏儒等症,造成劳动力丧失、死亡。

  病因及发病机制

  日本血吸虫的生活史为血吸虫成虫(寄生人肠系膜上)→虫卵→毛虫蚴→钉螺(唯一中间宿主)→尾蚴→钻入人(畜)→寄生→成虫。病人及受感染的动物(牛、鼠)是其传染源,血吸虫虫卵随粪便入水后,卵内毛蚴孵化,钻入钉螺,发育成尾蚴,游于水中,当接触疫水(河岸草上露水也有尾蚴,赤足行走)即可感染。尾蚴可引起尾蚴性皮炎(红小丘疹,奇痒)。童虫可导致肺出血及过敏反应(发热、荨麻疹)。成虫的代谢产物及死虫体分解产物→静脉内膜炎、贫血(噬、脾大、抑制造血),死虫体可引起嗜酸性脓肿。虫卵引起的损害最重要,尤其是含毛蚴的成熟虫卵,多沉积于乙状结肠、直肠及肝,按其病变发展过程可分为急性虫卵结节和慢性虫卵结节。

  1. 急性虫卵结节:肉眼观为灰黄色、粟粒至绿豆大小结节,镜下,中央含成熟虫卵,卵壳表面有放射状嗜酸性棒状体(火焰状)(系抗原抗体复合物,称为Hoeppli现象);虫卵周围可见无结构的颗粒状坏死物质及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坏死物内可见形或多面体屈光性蛋白质晶体(charcot-leyclen结晶);坏死组织外周为肉芽组织,伴嗜酸粒,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

  2. 慢性虫卵结节:中央虫卵破裂或钙化,陈旧(死亡时取),坏死物质吸收,嗜酸粒细胞浸润减少,出现大量上皮样细胞,异物世细胞,似结核结节,故称假结核结节,肉芽组织纤维化,嗜酸性淋巴浸润。

  病理变化

  1.结肠:乙状结肠最重,粘膜红肿、浅表,急性虫卵结节可有痢疾样症状,可引起肠壁增厚、硬、窄,多发小息肉,粪卵引起肠梗阻,并发结肠癌。

  2.肝:肝肿大,淡黄,粟粒小结节,汇管区嗜酸性脓肿,慢性虫卵结节,门静脉分支及汇管区广泛纤维化,肝内门脉周围硬化导致门脉阻塞。可引起干线型(管道型)肝硬变:肝表面不平,有浅沟纹构成微隆起的分区,结缔组织增生沿门V分支呈树枝状分布(pipe stem cirrhosis),门V管壁增厚,有血栓形成,一般无结节,门脉压显著(虫卵栓塞,V内膜炎,血栓形成,机化)形成巨脾、腹水、食管静脉曲张。

  3.脾: 早期:成虫代谢产物引起单核巨噬细胞增生。晚期,主要由门脉高压引起脾淤血所致,肉眼观,脾重量增加,质坚韧,包膜厚,切面暗红,脾小体不明显,棕黄含铁小结或梗死灶。镜下,脾窦扩张充血,窦内皮及网状细胞增生,窦壁纤维组织增生,脾小体萎缩,陈旧出血灶伴铁质,钙质沉着及纤维增生,形成含铁小结(siderotic nodule),偶见虫卵结节。

延伸阅读:

标签:医学基础

上一篇:细胞内钙蓄积在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机制中的作用

下一篇:临床药理学:尼麦角林片的适用症及注意事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