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利用障碍在细胞代谢障碍与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组织进行有氧代谢需要氧的供给。氧从肺泡进入肺毛细血管血液,随心搏输出分布到全身器官和组织,组织的氧分压必须满足其有氧代谢的需要;细胞对氧的摄取和利用则是细胞最终进行有氧代谢的关键。氧运输是估价组织灌流和氧合的重要指标。创伤和危重病人的氧运输情况与存活或死亡密切相关,故危重病时组织氧运输型式的变化近年来颇受关注。
氧运输的参数有3 种:
1. 氧耗量(oxygen consumption, )
代表全身组织摄氧的量。反映机体有氧代谢的总和,因而反映组织代谢的整体状态,可直接测得或由Fick 氏法计算而得。
[ ml/(min.m2)]=CI×(CaO2-CvO2)
CI 为心指数,CaO2 为动脉血氧含量,CvO2 为肺动脉内混合静脉血氧含量。
2. 氧供(oxygen delivery, )
反映供给外周组织氧的速度,也表示代谢增强和灌流不足时循环的代偿能力,为心指数(CI)
和动脉血氧含量(CaO2)的乘积。
[ ml/(min.m2)]=CI×CaO2血氧含量是由血氧分压和血红蛋白浓度决定的,血氧含量(ml/100 ml)=[1.34×Hb(g%)×血氧饱和度] + PaO2×0.003
3. 氧摄取率(oxygen extraction, O2 ext)
是细胞从血中摄取氧的比率,为氧耗量与氧供之比( / )或(CaO2-CvO2)/ CaO2DO2 .。
正常时氧供足够组织需要,即使下降仍可使氧耗量维持在正常水平以满足组织需要,这是通过局部血管扩张使组织灌流量增加、心输出量增加和组织摄取氧增多来代偿的,正常人和低血量性休克病人存在这些代偿机制。创伤、烧伤、失血、休克早期,虽有循环血量减少以致氧供下降,但细胞氧摄取率提高使氧耗量仍能维持正常。待氧供下降到临界水平以下,代偿反应不能继续维持氧耗量于正常,氧从毛细血管弥散入细胞的压力差不足,氧摄取比例不能再增加时,氧耗量即随氧供下降。此时不能维持有氧代谢,动脉血乳酸水平增高,反映组织缺氧。
部分ARDS、MODS 和高动力性脓毒症患者原已呈高代谢状态,需增加氧供以满足氧耗量增高的需要,但其微循环内常有微血栓使血流中断、组织水肿使氧弥散到细胞的距离加大、微血管的自主调节舒缩能力丧失,使细胞摄取氧受限。线粒体功能受损时,氧摄取率更降低。氧摄取率既然不能代偿性增加,只有通过增加氧供来维持氧需,氧供增加时提高毛细血管内氧分压,促进氧进入细胞,在氧供未满足氧需以前,氧耗量随氧供增加而增高,称为氧耗量的病理性氧供依赖性,这种现象提示组织缺氧,此时动脉血乳酸升高。到氧耗量不随氧供变化而维持恒定时,才提示组织的氧需已满足。原先呈高代谢的患者和持续降低是预后不良的预警指征。
笔者等在山羊烧伤研究中,观察到发生高代谢和MOF 时氧耗量随氧供增加、组织摄氧减少、血乳酸水平升高的情况。氧利用障碍已成为SIRS 向MODS 转变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