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苏时呼吸功能的变化,心脏停跳前,病人就可能存在各种各样的心肺功能异常,例如心衰、各型休克等;抢救当时又可并发肺水肿、呕吐物吸入,低心排出量所致的肺灌注不足、气胸等情况,将更进一步引起肺功能下降。
无论是上述何种原因,最终都不外乎通过五种基本病理变化而影响肺气体交换,从而产生低氧血症。这五种基本病变即:低通气量、无效死腔增加、肺泡弥散不足,通气量与血灌注分布不协调、动—静脉流增加。
有效的人工呼吸或减少低通气量及无效死腔的有害作用。纯氧吸入可消除因低通气量、弥散不足所引起的低氧血症,也可减少因通气—血灌注不协调而引起的血氧不饱和现象。此外纯氧吸入还可减少肺动—静脉分流所引起的恶果,因为在正常时,生理性肺动—静脉分流不超过心排出量的5%,而此时可高达心输出量的50%,结果引起动脉血—肺泡气氧分压差增大(>2.67kPa(20mmHg)),使动脉血氧分压降到10.67kPa(80mmHg)以下,因此更加重了低氧血症,因此用纯氧,可部分纠正动脉血氧不饱和现象(如果肺动—静脉分流原为心输出量的50%,现可纠正为20%)。综上所述,即使并无严重心肺合并症时,在自主心跳恢复后,仍应继续给氧12-24小时。
心脏复苏时高通气量的人工呼吸常预防动脉血CO2分压过度增高(一般均不会超过8kPa(60mmHg))。有时反应可以出现呼吸性碱中毒,这对脑并无损害。有时由于颅内酸中毒剌激呼吸中枢,可出现高通气量(呼吸加强),此时静脉注射NaHCO3纠正颅内酸中毒无效。因为NaHCO3很难通过血脑屏障而进入脑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