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医师多点执业“松绑”政策治标不治本?医师多点执业“松绑”,旨在推进医师合理流动,鼓励医师到基层、边远地区、医疗资源稀缺地区和其他有需求的医疗机构执业。对于其实际作用和意义,专家学者则持不同观点。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认为,政策虽好,但治标不治本;广东省卫计委正厅级巡视员、原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则表示,推开多点执业的意义在于撬动各方的改革。
从需要第一执业医院审批,到只需同意,如今甚至只要“打个招呼”,医生多点执业的口子,确实开得越来越大。对于广东省出台的医师多点执业政策,长年关注医改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却保守地说:“这样的政策固然好,但治标不治本。我不觉得这是可行的。”
从医生实际工作情况出发,钟南山的看法是,“多点执业的医生,并非完全自由人,他在原单位有工作安排,要是利用工作时间来执业,怎么可能那么自由?如果要多点执业,除非完全用休息时间来执业。那医生健康如何保障?” 因此,他认为,医生多点执业是有“做好本职工作”这一前提的,如果这样,那就不能到处执业,特别是大医院的医生,“原单位的工作都不堪重负,哪有精力、时间多点执业?”基于上述考虑,钟南山认为,“目前体制下,这样的一个多点执业政策,我并不觉得很有价值。”
那如何才能使政策更有价值、更有意义,使医生真正从“单位人”向“自由人”转变,享有更大的执业自由权?对此,钟南山不假思索地回答道:“要真正有意义,我的看法始终就是,公立医院要回归公益性,政府应该兜底医务人员的工资,这也是我这几年不断呼吁的话题。这是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其他都是锦上添花,治标不治本。”
钟南山透露,尽管国家对各医院有大量的投资,但主要集中在场地、设备方面。公立医院的运营成本靠医院自筹,医护人员的工资主要靠创收,“目前我国(公立医院)医生收入水平基本合理,但收入源头靠创收,这种不合理的收入机制导致医患信任缺失,医改裹足不前。”
钟南山说,在大部分国家,医护人员的工资是社会平均工资的3-7倍,目前,我国二级、三级公立医院医护人员事实上的收入已接近我国社会平均工资的2-3倍。按照社会平均工资2-3倍给予医护人员工资的话,工资支付费用占GDP的0.6%~1.2%,目前国家用在医疗卫生的费用占GDP的5.57%,“加起来还是在7%以下,这与其他国家卫生事业投入占GDP的8%~9%比起来还是偏低。从我国去年63.6万亿元GDP来看,是有条件做到的。”
“按照国际惯例,制订我国医护人员的合理收入,并且由政府部门来支付,切断医院和医生逐利机制,使医院的公立性得到体现。这样,很多医改难题都能迎刃而解。”钟南山表示,这也是医师多点执业,从“单位人”走向“自由人”的根本解决办法。
上周,广东省转发《关于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下称《若干意见》),上周五,省卫计委正厅级巡视员、原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就在省医疗行业协会活动中,围绕医师多点执业的现状与展望发表演讲。在他看来,医师多点执业尽管推动起来遇到多方阻力,但它是一剂良药,意义在于撬动各方的改革。
廖新波说,在现行制度下,大家觉得苦闷。比如,以药养医政策使公立医院公益性丧失,在这种机制下,医护人员的劳动价值没有得到真正体现。门诊医生只能收几元到十几元诊金,医生的价值没有提高。由此,有医生希望在供职医院以外实现自我价值。
廖新波说,多点执业最初是由执业医生提出。在省人民医院担任副院长时,他观察到有类似多点执业的情形出现。当时,他领头制订了一系列措施,防止医护人员外出“炒更”,甚至要求退休人员只能在自己管辖的门诊部继续出诊。
现在,广东省已经转发《若干意见》,说明医师多点执业又在往前推进。市民可能问,医生有时间去多点执业吗?廖新波说,“确实没有,但医生有选择的权利,去选择平台和客户群。”此前,有医院院长向廖新波反映,院方支持多点执业政策,但不会允许自己医院的医生走出去。廖新波说,在新方案里,医师外出执业不再需要经过医院同意,只需知情报备。院长不允许(医生走出去),不单单是不支持政策,还违反了法规。
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不少讨论热点与医疗卫生行业有关。比如,钟南山呼吁公立大医院回归公益性;黄洁夫提出要让基层医生感到职业幸福感;马晓伟说医护人员薪酬待遇将提高;民进中央建议降低医生收入与绩效挂钩比率。廖新波总结说,多点执业的实现对这些愿望都有推动作用。
廖新波进一步解释称,如果把创收和绩效切开,关节点就是医生的劳动价值。“我做一个手术,医保给我多少钱,而不是给医院多少钱。”这样,医生就不需要依靠医院。同时,通过多点执业,法制观念、保险意识都会实现。多点执业甚至可以促使人事制度的改革,使编制消失。未来,晋升制度也会改革,职称受到冲击。
廖新波指出,政府虽然是多点执业的提出者,却不一定是支持者。多点执业是一个系统工程,仅仅由5部委提出,确实难以实施。他透露,早在去年4月,他就已经草拟过一份关于多点执业的文件报送给省政府。不过,省政府倾向于等国家卫计委出台相关方案后再调整执行。后来,浙江等省份比广东更早发布多点执业改革方案。所以,多点执业的落实,难点在于多个部门配合。
据介绍,多点执业的方案最早在2009年被提出,广东是试点省份之一。但是,5年来,试点成效并不理想,只有3000多名医师登记,并且,这些医师多服务于医联体或定点帮扶单位,大部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多点执业。